“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 | 鹿剑林:雪落古运河

  来源:京社科2018-03-16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古运河,晴不如雨,雨不如雪。下雪的时候,到古运河兜兜转转,最能勾起人的怀旧思绪。这个周末,正赶上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

古运河,晴不如雨,雨不如雪。下雪的时候,到古运河兜兜转转,最能勾起人的怀旧思绪。这个周末,正赶上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欣欣然去老城区的古运河走走。

我生活的城市—— 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历史十分悠久。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00年夏少康时封为任国,秦设任城县,元至正八年(1348年)济州治所由巨野县迁至任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任城改为济宁州,1948年解放后称济宁市。自元代京杭大运河济宁段开凿通航,济宁城因河而兴,“南通江淮,北达幽燕”,济宁居南北贯通之要冲,元明清三代河道总督衙门均设立于此,济宁便有了“运河之都”的盛名。

说起济宁古城,南门口曾经是最繁华的地带。元代诗人朱润德有诗云“任城南畔长堤边,桥压大水如奔湍。闸官聚水不得过,千艘衔尾拖双牵。非时泄水法有禁,关梁夜闭防民奸。日中市贸群物聚,红璋玉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太平风物知几许,耕商处处增炊烟”,描写的就是南门桥外的风貌。

南门是进出济宁州的咽喉要道,南门桥外的“吉市口”一带繁华数百年,店铺连着店铺,有上千家之多,商业十分发达。有民间歌谣:“济宁州,太白楼,城里城外买卖稠;一天门,南门口,吃喝穿戴样样有。老运河,长又长,抓中药,广育堂;安阜桥,草桥口,想吸水烟李三九。大闸口,卖瓷器,小闸口,卖鲤鱼,一溜坝口籴粮食……”南门桥西南角的玉堂酱园是延续至今的百年老字号。玉堂酱园由苏州人戴某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创办,字号“姑苏戴玉堂”,酱菜由京杭大运河运到京城进贡,赢得了“京省驰名,味压江南”的美誉。

自南门口匝道下到河边,沿观景步道溯流西上。说来也怪,仅有南门桥下及左右数十米没有结冰,清清的河水缓缓流动,透着淡淡的绿意,一河碧水敞开怀抱迎接着飞雪,雪花儿落入河中瞬间融化,似乎增加了这河水的柔软。举首映入眼帘的是宣阜桥。宣阜桥延用了济宁古城南门――“宣阜门”的名字,是一座走廊式步行桥,像一座巨型画舫卧在碧波之上,桥的南北两端建有飞檐翘角的门庭,中间是雕梁画栋的长廊,桥的南端是步行街“宣阜巷”,以运河文化为主题,零零落落的店面冷冷清清,并不景气,北端是济宁人家喻户晓的“快活林”。“快活林”一年四季人气很旺,赋闲的老人喜欢来这里溜弯消遣,经常有自发的“市民大舞台”,吹拉弹唱,轮流登场,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人人参与其中,自得其乐,热闹非凡。即便是下雪天,仍有数百市民在此下象棋、打扑克、打麻将,因为这飘飞的雪,人们眼神里流露出许多欣喜与兴奋,好像有喜事来临,大家聚集在一起观看漫天雪花在古运河上飘飞。老济宁人十分懂得休闲,把日子过得像这缓缓流淌的运河水,总是不紧不慢不急不躁,特别是历经沧桑的老人,不论人生如意与否,总是那样四平八稳宠辱不惊,温和、坦然、安祥、知足,街坊邻居、亲戚朋友经常聚一聚,一杯茶、一顿酒,有谈不完的陈年旧事,叙不尽的亲情友情,无论是在戏楼、茶馆、酒店还是在街头巷尾、绿地公园,聚在一起就能聊上半天,时光在这里放慢了脚步,与老城一起缓缓渡着岁月。

古运河北岸依地势装点了许多古朴的铸铜雕塑,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有躬身拉纤的纤夫,有吹拉弹唱的民间艺人,有推着独轮车卖热豆腐的小商贩,特别是双手托着木板喝热豆腐的儿童,蹲在旁边眼馋嘴馋的大狼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让人们一下子感受到市井生活的亲切温暖。

脚下踩着“窣窣”积雪,顺流东行。距南门口一步之遥,是著名的玉带桥, 一座玲珑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拱桥,由青石垒砌而成,单孔高拱,横跨河上,古朴秀丽。石阶被岁月磨得光滑透亮,拾级而上,顿生置身江南的错觉。玉带桥北端是太白楼景观区,太白楼就坐落在古运河的北岸。太白楼曾经是“济宁八景”之一,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6年)三十六岁的李白偕妻女来到任城县,被这里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淳朴乡情所吸引,定居二十三之久,女儿平阳在这里长大,儿子在这里出生,许多诗篇表达了“我家寄东鲁”的眷恋情怀。其中《任城县厅壁记》生动描写了古任城历史悠久、经济富庶、百姓安居、其乐融融的盛世景象。唐天宝元年,李白、杜甫在洛阳相遇,相约诗人高适一同游览梁宋,之后辗转到达任城,曾与任城主簿许云封泛舟古南池,宴饮赋诗唱和,诗仙诗圣“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诗酒会友,结下了深厚友谊,在中国文学史上烛照千年。

玉带桥把庄重巍峨的太白楼与大闸口南北相连。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漕运异常繁忙,大闸口地位非凡,天井闸是各种船只上下行的咽喉要道,数百年间这里帆樯如林,船起船落,诉说着大运河的繁华热闹。明朝有诗云:

“长江滚滚自东来,峡口奔流去不回。锦缆乍牵人似簇,铁关初启浪成堆。朝天势涌晴川雪,动地声轰白昼雷。国舟艘皆入贡,五云北望是蓬莱。”

诗中描绘的正是天井闸放水过船时的壮观场景。2006年春天,在老城区湖河改造工程施工中发现了天井闸、古运河石堤等遗迹,经过考古发掘,闸墙以下的闸基保存完整。现在的古运河南岸是大闸口上河南街,紧傍古运河,街道略微弯曲,绵延舒缓,显得柔美秀丽,脚下踏着古朴的灰色方砖,临街的店面也是青灰色,与古运河相得益彰,与河北岸太白楼广场的琉璃瓦仿古建筑及曲折回廊遥相呼应,江南风韵尽显。

大闸口上河南街的东首连着清平桥。清平桥向东水面开阔,古运河折转向南,河北岸建有“秀水城”步行商业街,隔着太白楼路与运河城、银座商场、贵和商场、文化广场连成核心商圈,目前是济宁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太白楼路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鲁南金街。

古运河向南不远,河西岸有一处闻名全国的清真寺――顺河东大寺。东大寺依河而建,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迄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又大兴营造,始具今日之规模,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大寺为标准的龙首式建筑群,东西中轴线上依次是大门、邦克亭、大殿、望月楼四部分,大殿高约30米,檐下斗拱罗列,翼角飞翘,覆黄绿色琉璃瓦,殿顶嵌青铜质鎏金宝瓶,高大巍峨,流光溢彩,全部建筑布局严密,错落有致,工艺精湛,姿态动人,无论是从寺的正面向西眺望,还是从寺的背面向东望去,都给人一种心存敬畏、心安神宁的感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正对着大运河的那座石刻日月坊。该坊建于乾隆年间,三门四柱,全部采用汉白玉精选石料,石坊通体洁白,正中顶端有一石刻宝瓶,两旁各飞一团石云,云上分别拖着一轮红日和一弯新月,宇宙苍穹尽在眼底,与大门八字墙的绿色琉璃交相辉映,在大运河清澈的流水映照下,更显悠悠古寺的清静与肃穆。

济宁民间有个传说流传甚广。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负责看天象的太师一路随行,御船途经济宁州,太师夜观天象,翌日奏明皇上:济宁州上空天象异常,大运河和竹竿巷像两条巨龙在济宁城蜿蜒盘踞,可谓风水宝地,人杰地灵,这里不仅金银财宝汇聚,随着人气的聚集,将会诞生一位能撼动大清王朝基业的真龙天子,建议在大运河、竹竿巷之间赦建一座雄伟的寺庙,镇住这里的龙首,让这位巨龙无法起势。乾隆皇帝龙颜大惊,返朝后急忙颁发一道圣旨,动用国库银两扩建济宁东大寺。东大寺才有了现在的龙首式建筑规模。

东大寺的后门坐落在人声鼎沸的市井间,正对着清平巷、竹杆巷、纸坊街的街口。向北是清平巷,连着清平桥,取“清直平安”之意,寄托着老济宁人的美好愿望。向西是纸坊街,经营笔墨纸砚、书画装裱、文玩古董的店铺罗列两边。再往西是打绳巷、汉石桥街。打绳巷,顾名思义,这里曾经是加工和售卖绳索的地方,那时候的航运绳索是必备的消耗品。

在老济宁人的记忆里,最难抹去的就是竹杆巷了。上世纪90年代,我初到济宁,曾经多次漫步于这条古街巷,记忆中的竹杆巷古色古香,地面是磨得十分光滑的青石板路,巷道两旁多为两层楼阁式铺面建筑,木质门板一溜排开,古朴雅致,小巧玲珑,前店后坊的建制彰显江南水乡灵巧清秀的风格,“江北小苏州”美誉大概得名于此。竹竿巷是济宁城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老济宁人太多关于旧时繁华“江北水乡”的回忆。那时的竹竿巷,因航运的畅通,一船船毛竹自江浙一代源源不断运来,江南的工匠在此安营扎寨,手工业和商业十分发达,加之水司衙门林立,朝廷命官纷至沓来,茶楼酒肆、客栈会馆、戏楼妓院遍布竹竿巷周边,一派繁荣昌盛景象,令人流连忘返。如今,老运河已逝去了往日商船往来的繁忙,竹竿巷老街“通渠要道、运河两岸、店铺林立”的景象也已繁华落尽。伴随着旧城改造拆迁,竹竿巷早已改头换面,数百年积淀传承的韵味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

近些年,我曾经到过杭州的清河坊,苏州的平江路、山塘街,扬州的东关街,镇江的西津渡,北京的后海,南京的秦淮河,成都的宽窄巷子,这些历史街区均保存完好,经过“修旧如旧”和旅游开发,不仅留下了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而且重新焕发出夺目光采,为一座座城市增添了靓丽名片。如今,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京杭大运河将迎来新的生机,长江水从扬州洪都水利枢纽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济宁至杭州的内河航运重新兴盛繁忙起来,源源不断的清水丰盈了济宁的母亲河――古运河。我从心里期盼着,古运河两岸的老街区重现往日风采,在这个新的时代,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装点得更加丰润灵动美丽。

(作者: 鹿剑林,全国公安文联作家协会会员、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济宁市散文学会理事,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公安局;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来稿。)

 
315记者摄影家山东站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