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已然不是“捷径”——艺考新政下第一场美术高考

  来源:美术报2019-01-17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美术联考(也称“统考”)是针对美术特长生的全国各省独立组织的一次术科高考,作为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专业省级统一考试,是国家教育考试的组成部分。以美术联考成绩作为报考本省高校的专业成绩,除单考单招的美术院校外,其他的艺术院校都依据联考成绩作为生源录取的专业成绩。

艺考报名 风波之后

美术联考(也称“统考”)是针对美术特长生的全国各省独立组织的一次术科高考,作为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专业省级统一考试,是国家教育考试的组成部分。以美术联考成绩作为报考本省高校的专业成绩,除单考单招的美术院校外,其他的艺术院校都依据联考成绩作为生源录取的专业成绩。

2018年12月27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针对艺术类招生提出了8点指导性意见,其中考生最为关注的专业课考试方式、文化课要求、投档模式、独立设置艺术院校招生要求都做了具体说明。通知明确指出:除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外,2019年高校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一般不组织校考;2020年起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不再组织校考。其他艺术类专业校考原则上在学校所在地组织,确有必要在异地设立考点的,校外考点数量最多不得超过5个。

随着校考院校大幅减少,多数考生要以美术联考和文化成绩作为最终填报志愿和录取大学为依据。

2019年的艺考大形势可以总结为:校考院校大幅减少,文化课成绩提高,好学校依然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而平行志愿的逐步实行,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录取率。

截至2019年1月,各省美术联考纷纷落下帷幕。本期,我们邀请了浙江、山东、辽宁、广西地区4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美术高中一线教师和专家,就今年艺考新政后的第一场美术高考的具体变化做出梳理,以期对即将参加校考和将参加艺考的莘莘学子有所启示。 ——编者

四地一线教师解读联考新政

浙江:联考的重要性凸显

■吴江东(杭州第七中学艺术处主任、正高级教师)

教育部的新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考的走势:美术专业联考成绩,以往主要作为本省综合性大学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录取的依据(省外学校通过省联考成绩录取的新生总量较少),211和985高校大多数通过专业校考录取省外美术新生。教育部的新规,意味着2019年美术专业校考学校会相应减少,目前,包括很多211和985高校在内的院校取消了专业校考。从2020年起,除了我们熟悉的九大美院等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外,其他院校不再组织校考,录取统一使用省级统考成绩。届时,联考成绩变得更为重要。

目前,大多数考生都顺利通过了今年各省的美术联考,不少考生还考出了优异成绩。对于联考成绩突出的考生来说,联考是底线更是底气,拥有一个好成绩,就等于有了一个很好的退路,完全可以轻装上阵,放心去冲击校考。由于各种原因联考发挥欠佳的考生,也不必气馁,今年还有不少校考学校可选择,联考只是众多考试中的一场,破釜沉舟,校考会是另一方天地。

广西:回归造型艺术的基本要求

■黄荫源(广西玉林实验中学艺体处主任、美术高级教师)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美术统考纷纷降下帷幕,成千上万的美术考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以广西美术统考为例,今年美术统考难度适中,但是,考试成绩一出来,令很多老师和考生都觉得想不通,很多考生觉得考试时画得很不错,结果成绩却是差强人意,笔者与众多同行进行了交流,同时专程拜访了今年美术统考参与评分的专家老师,就今年美术统考的评分要求与标准有了更深的认识。

今年美术统考评分回归造型艺术的基本要求,重视对对象的真实表现,对造型的形体、特征、透视、动态、色彩等准确描绘。着重表现对象形体的体积感、画面的空间感,塑造对象形体的厚重感和体积感。追求对画面各物体的真实再现,而千篇一律的效果、华而不实、表面、浮躁的画面今年统考中不受欢迎,在“色彩”评分中表现尤为突出,最近几年大家一致追捧色彩所谓的“杭州风”最为惨烈。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王军教授、桂林图南画室教学校长罗文建等专家认为:从评卷老师的角度来看,千篇一律的画面已经令人产生审美疲劳,从高校选拔人才、再造人才的出发点,评卷老师把目光回归造型艺术的基本要求就一点不为怪了。

辽宁:侧重考察考生美的感知力

■姜复越(辽宁省大连第十五中学副校长)

2018年12月1日,辽宁省美术专业统一考试如期进行。我省一万多名考生参加了三个科目的考试。素描是根据给出的中年妇女照片画出胸像,色彩亦是照片:红酒、菠萝、白盘子和几个苹果,白衬布,按照片完成构图。速写为默画“两个值班的保安”,要求男性,姿态不限、竖构图、30分钟。

回顾近几年的辽宁统一考试,内容和形式上大体都是这些,没有什么改变。考生们似乎适应了这一方式。大家均以考试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学习和备考。莘莘学子看着平面的照片,在平面的画纸上再将其内容移入,看谁的模仿能力好。诚然,在学习美术的道路上模仿是需要的,模仿也是学习美术初期的一个途径,但一味地模仿我绝对不赞成。故此,长此以往学生的感知力就要下降。发现“美”,发现“新奇”的眼就要弱化了。同时钝化了提炼、概括和抽象物体的能力。如此下去,会对美术人才的培养起到不好的作用。

省考大多省市已经结束,这里不再多提。2019的校考即将开始。首先提醒各位考生要认真关注、仔细阅读校考学校的简章。做认真的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

中央美术学院今年取消了外省考点,集中在北京。这一改变希望考生们做好准备。央美在北京考试和在地方考试我个人觉得还是不大一样的。过去在地方考,不用舟车劳顿,时间上和吃住上都有家庭般的感觉。进京赶考会增加些困难度。另外全国的高手云集,来北京考试考生们或多或少会有些心理压力。当然生活就是困难与机遇的孪生体,考试过程中的难度也是考查你的内容之一。

以上是中央美学院的考点变化,因为是2019最大的改变故而单列出来说。

山东:首次增加“速写”科目

■于兴会(山东临清市第三高级中学年级政教主任)

根据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工作要求和安排,继续规范艺术类专业管理,逐步提高统考类别专业成绩的区分度。2019年山东省美术类统考增加了“速写”科目。速写最能考查出考生的绘画水平,也是拉分的重要科目,今年速写分值与素描和色彩基础分值一样,均满分为100分,速写科目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两个人物动态,对考生来说难度不小。

统考造型基础与色彩基础难度增大

往年统考以静物为主,今年造型基础要求考生以人物石膏切面为主素材进行构图创作,虽素材样数减少,但对于“静物意识”的考生来讲,平时头像方面的内容训练较少,因此今年造型基础内容难度较大。色彩基础要求以草地为创作场景,虽然以草地为场景的考试已在2013年统考中出现过,但对于现在的美术生来讲难度依然很大,行李箱、花瓶、橙子等物体的画面关系处理,对“半路出家”的考生想要考好难度增大。

校考院校再次减少 报考考生人数增加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要求,在山东设置校考的院校逐渐减少。2019年高校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一般不组织校考。2019年在山东设置校考的院校除了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外,高校美术类都承认山东省统考成绩而不再设置校考;2020年起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不再组织校考。

从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开的数据显示,山东省2019年报考美术类的考生达59655人,比2018年增加4702人。

统考本科过关率连续降低

根据近三年山东美术统考本科合格线分析,近三年连续走低。2016年本科合格率为80.58%,2017年本科合格率为80.42%,2018年本科合格率为75.00%,这也与今年报考人数增加和提高艺考生的综合素质有关。2019年美术统考合格线还没有公布,但结合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对当今艺考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的大幅度提高,预计2019年山东美术统考资格线基本与去年持平或者有所降低。

文化课要求再次提高

山东省是合并录取批次的省份,近几年艺术类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的是本科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左右,按照教育部的通知要求,2019年文化课成绩要求将提高到本科批次录取控制线的75%,参照去年的录取分数来算的话,文科艺术要提高50多分,理科艺术提高近44分,可以看出提高艺考生文化课已是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

艺考录取精准化

艺术类专业录取自2018年起,设置艺术类本科提前批、统考批、校考批、艺术高职(专科)批。将往年的“本科一批”分为“统考批”、“校考批”两个批次。这样录取的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统考成绩和校考成绩的精准投档和录取。提前批院校美术类和文学编导类可以使用校考成绩,也可以使用统考成绩,该批次不实行平行志愿。统考批按专业大类实行平行志愿,折算形成综合分(综合分=专业成绩*750/300*70%+文化成绩*30%),按综合分投档录取。校考批次不实行平行志愿。

寄语2019艺考莘莘学子

十年寒窗苦读,数年的艰苦画画,即将迎来对艺考大军的洗礼,大战当前,只有耐得住寂寞、深入研究画画、具备扎实基础造型能力的人才有可能鹰击长空、走进艺术的最高殿堂。

统考对校考的启示

■黄荫源

美术统考评分的要求与标准转变,要求我们在备考全国美术校考时更加应该重视造型的基础训练。高校美术招生希望能够招到有一定美术基础的人才,能够适应高校人才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各种合格的美术适用人才。基于这个需要,美术高考生在备考全国美术院校的校考时更加应该注重基础的训练。造型能力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课程,具备高度准确无误的造型能力是成就未来艺术成长的决定因素。学生通过学习构图练习、质感表达、重心与平衡和黑白灰、结构的合理布局,具备了基本的形式美体验和审美修养,对事物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和分析,还训练了手、眼、心紧密配合的协调性,培养了学生认真、耐心和严谨的品质。造型基础训练了学生对立体形态的认知,使其形成比例的概念,养成自觉联系和比较的习惯,加强学生对结构和空间的理解,使其学会掌握体积感、质感、量感的表达方式,形成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把握整体的能力。以笔者从事高考美术基础训练20年的经验来看,高中美术生的基础训练应该从高一开始严格训练,切实抓好从写生训练入手,加强写生基础训练,杜绝“拔苗助长”式的抄照片或者死记硬背来应考。无论什么时候,加强学生对基础写生训练,提高学生造型的基本能力,是一条以不变应万变的最好方法。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于2018年12月29日正式发布,对于通知,大家都注意到了2020年开始高校(除45所独立艺术院校外)全面取消美术校考成为了大家最关注的问题。2019年作为过渡年,虽然各省、市、自治区取消了很多校考,但还有少部分综合性大学举行校考,这意味着广大美术考生的竞争更大,特别是统考成绩不是很理想的考生,一定要抓住最后一段时间,狠抓基本功的训练,要调整心态,克服统考失利的阴霾,摆正思想,相信自己,增强实力,迎难而上,勇于挑战;行动上,平时训练时对形象的把握要生动、准确,重视对形象的深入、细致的真实表现,追求画面的体积感和空间感,强调对画面完整性的把控。

选择报考学校时,要合理安排报考,避开锋芒,争取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笔者给出的意见:一是大胆应考,充分准备;二是有的放矢,目标锁定,避免分散太多精力,到头来哪都准备不好;三是考试时强调基本功的最好发挥,切实将画面画得完整、生动、响亮。

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姜复越

第一,大多数学生都经历了省考,如果在省考中出现了不足和遗憾的话,当然考试难免没有缺憾,但一个成熟的考生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逐条列出来,分析问题的原因,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尽力避免。正所谓“不二过”。第二,明确你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都到了这个时间节点了,就不要在选择上浪费时间了。除非2019年你作为专业考试练手年。经验告诉我们,你每天都要重复目标、和对目标的三心二意的结果差距甚远。第三,是老调重弹,将你要考取的心仪学校三年的考题做一个理性的梳理还是很重要的,有必要将一些考题做一做,这个建议虽然是老了一些,但还是管用的。第四,报考造型专业的考生,你一定是在你班级和学校中在形或色彩感觉上是一个出类拨萃的人,至少也是在考生中绘画感觉上是一个较突出的人,这样才可能考取并且毕业后才可能继续进行自己的绘画创作。建议考生,你自己问问自己是不是这样的。而报考设计专业的考生,同样要问一问,你要去哪一个学校,什么专业,当然这一问,是有两方面的含义的,第一是你个人的愿望,我的心中目标,第二是你有目标,实际水平是否与目标接近。尤其是像中央美术学院这类学校的设计考题每年变化都让人琢磨不定……都要认真地理清,这样才不至于硬碰一些原本不该考的学校和专业。第五,在校考和专业学习过程中许多专业水平一般的考生选择困难,我的建议是,在名校离自己较远的情形下,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或着哪个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好,对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就业有帮助,如果这些不能选择,希望考生们选择城市,如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本身就是一所视觉艺术大学,一个学习绘画和设计的人如果没有大量的视觉画面和视觉经验是很难成就自己的未来的,而这样的城市自然会给你成长中的空气和水,而这样的城市,如北京,招收美术生的学校很多,我常常站在北京市街头想,即使学生不在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上学,只许看看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区、商业区就会成长得很好。对于一个有心人来说,生活处处是学校,点点滴滴即课堂。考生们有时把视线过于集中在央美、清华,我真觉得没有必要,如北京就有近20所招美术生的学校向你招手,不妨考虑一下。

艺考已然不是“捷径”

■于兴会

纵观近几年山东美术统考,考试内容越来越丰富和生活化,更加贴近生活,考察学生对平时学习、生活的观察,反对应急考试和模式化训练,难度的加大,更能拉开有实力的学生和一般学生的水平差距,注重造型训练基础,加强写生训练,仔细观察生活,提高审美能力,以不变应万变才能真正过关斩将赢得胜利!山东美术统考已于12月15日结束,大部分考生已经返回学校开始了文化课的复习。还有一部分考生在备战校考,我们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各校的招生简章,详细了解校考信息,针对校考时间和内容,合理安排考试行程和训练,结合自己专业和文化水平,选择适当的校考院校,才能考入理想大学。2019年对于山东艺考生来说,将是特殊的一年,艺考已然不再会是“高考的捷径”。

(编辑:墨)



艺考已然不是“捷径”——艺考新政下第一场美术高考



 
315记者摄影家山东站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