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百姓最关心啥?反腐依法治国社保排前三

  来源:人民日报2019-03-01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2月28日消息,2019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广大群众关注什么?期待什么?2月12日,人民网推出“两会调查”。本次调查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积极响应,截至2月27日17时,参与调查的网民人数超过了440万人。

据人民日报2月28日消息,2019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广大群众关注什么?期待什么?2月12日,人民网推出“两会调查”。本次调查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积极响应,截至2月27日17时,参与调查的网民人数超过了440万人。

2019年人民网两会调查共设置了18个候选热词,紧紧围绕群众关切,涵盖正风反腐、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热点。调查结果显示,正风反腐、全面依法治国、社会保障位居前三位,教育改革、健康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收入分配、脱贫攻坚、住房制度、生态环保分列四到十位。

正风反腐蝉联榜首

在过去17年的人民网“两会调查”中,“反腐”议题8次成为最受网民关注的热门话题,今年“正风反腐”再度处于热词榜榜首。

回首2018年,国家、省、市、县四级监察体系组建完成;反“四风”进一步深入,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继续打虎、拍蝇、猎狐……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上述一系列重大举措,社会各界均给予了高度关注。

其中,在关于干部作风在哪些方面好转的问题调查中,许多网友认为“面对难题敢抓敢管、敢于担责”,“更加注重走群众路线”。此外,有网友表示,未来需进一步警惕个别基层干部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进一步警惕“四风”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全面依法治国备受关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始终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越来越多的群众自觉关注法治、践行法治。根据调查,广大群众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关注热度明显上升,跃居热词榜的第二位。

宪法修正案通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调查显示,这些都是广大网友在过去一年里关注的法治话题。其中,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很多网友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更加阳光透明了,职能部门服务管理水平更高了,行政决策更加规范了。

社会保障位居第三

社会保障事关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长期以来备受社会关注,正如调查所反映的,“社会保障”一词位居热词榜第三位。

针对当前社会保障领域开展的一系列重大改革,调查结果显示,很多网友表示重点关注“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此外,在社会保障兜底方面,有网友提出,下一步应重点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加强城乡困难儿童的保障。

脱贫攻坚成就鼓舞人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摆到了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取得历史性成就。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2018年农村减贫1386万人。201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低到1.7%。

长期以来,脱贫攻坚备受关注。其中,如何精准识别、精准脱贫,如何保障扶贫工作公开透明,如何防治扶贫领域腐败,如何防止脱贫对象返贫,这些都是网友关注的焦点话题。此外,对于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有网民认为有“对贫困对象识别不够精准”“对扶贫资金监管不够到位”的现象。

“互联网+政务服务”增强获得感

据了解,“互联网+政务服务”是今年人民网两会调查的新增候选热词,截至目前,排在热词榜第六位。

近年来,根据中央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加强信息共享、优化政务流程。目前,“最多跑一次”全面开花,努力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网民使用过交通违章网上查询、缴费,网上报警或公积金网上查询、提取服务。

对于如何更好促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有网友提出一些建议,比如打通政府部门间“信息孤岛”,更多发挥大数据效能;有更多事项实现网上办理;期待推进“最多跑一次”向基层延伸。

生态环保保持热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些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增强。在此次调查中,“生态环保”位居热词榜第十位。其中,过去一年里,哪一变化感受最明显?针对这一问题调查,广大网友纷纷表示,空气质量提高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了,路面垃圾减少了……

为了确保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出实招、下硬功夫,特别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深受社会好评。对于2019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更大力度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碰硬”“更加重视媒体和群众监督”是广大网友的共同期待。

(编辑:爱娣)


“两会”百姓最关心啥?反腐依法治国社保排前三

 
315记者摄影家山东站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