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长街华灯璀璨,是谁在天安门前为国掌灯?

  来源:北京时间京华丹心2019-03-25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长安街的华灯就像一位位长者矗立60载,更见证着祖国发展和时代变迁的许多重要时刻。鲜为人知的是,华灯背后有一批守护者——“华灯班”。60年里四代华灯人,默默守护着“华夏第一灯”。

每当夜幕降临,天安门广场华灯初上,十里长街被勾勒出独特的轮廓与神韵。长安街的华灯就像一位位长者矗立60载,更见证着祖国发展和时代变迁的许多重要时刻。鲜为人知的是,华灯背后有一批守护者——“华灯班”。60年里四代华灯人,默默守护着“华夏第一灯”。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前夕,华灯与北京“十大建筑”同步建成,9球莲花灯和13球棉桃灯的造型一直延续至今。高宏摄

  新中国成立后,路灯慢慢普及到北京的大街小巷。而家喻户晓的华灯,是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国庆前,为配合北京“十大建筑”和天安门广场扩建工程而建的。最终的造型——天安门广场9球莲花灯、长安街两侧13球棉桃灯,是周恩来总理在上报的十几种方案中亲自选定的。

年过80的王庆余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华灯人”,见证了1959年天安门前华灯的建设并亲自参与了1960年的第一次检修清洁。

  为了在1959年国庆前正式启用,华灯项目紧张施工。“那时我们把工程叫‘会战’,既没有专业分工,也基本没有专业化设备,全路灯队上上下下不到100人集体出动,靠手拉肩扛完成施工任务。”今年82岁高龄的王庆余老师傅记忆犹新,1956年他进入北京供电局工作,见证了华灯的施工;从1960年开始,由北京供电局负责华灯的清扫检修工作,他也正式进入华灯班,成为第一代“掌灯人”。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参加工作开始,王庆余就不断用相机记录着城市照明的变迁,刚建成时的华灯在相册里排在最前面。

  “你从灯下面看不觉得,其实灯球很大,直径有50厘米!夏天虫子围着灯打转,都烫死了,一个球里能有半斤虫子尸体,有人拿麻袋装回家喂鸡呢!”回忆起年轻时清洗华灯的细节,王庆余笑着说。

明年即将退休的孟庆水从1979年开始投身华灯维护工作,还曾多年担任“华灯班”班长,见证了几代华灯光源和维护设备的更新换代。

  “华灯是1959年10月份建成的,我是1960年1月出生的。”绰号“水爷”的孟庆水跟华灯同样渊源很深,跟华灯几乎同龄的他,1979年加入华灯班,自此守护华灯成为他的使命和职责!

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建成,周边也建起了华灯,如今天安门广场周边共有华灯253基。胡敦志摄

  “水爷”记得,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随着国家经济、科技不断发展,华灯光源迎来了第一次革新,由寿命短的白炽灯更换为高压汞灯,并在灯球下加装了投光灯,广场和长安街的照明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

41岁的宋云龙是第三代“华灯人”,1998年与华灯结缘,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和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保障着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的华灯璀璨。

  作为第三代华灯人,加入华灯班第二年,宋云龙就赶上了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庆的华灯改造工程。1999年,配合长安街道路拓宽工程,华灯水泥杆换成金属杆。此后,华灯的灯具、光源又几次升级改造,越来越节能、美观。

为了让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展现最佳风采,每年的5月到9月,“华灯班”工人都要顶着烈日擦洗华灯。

  为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每一年的国庆,每年5月至9月,华灯班都要对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253基华灯、6000多个灯球进行清扫、检修、运维及保障工作。三伏天里,12米的高空作业没有任何遮挡,30平米的检修平台上十来个工人紧张有序的配合,摘灯球、传递、冲洗、擦拭、检查光源与接线、更换、安装、上保护……一气呵成。强烈的紫外线灼烧着脸部皮肤,体感温度近70摄氏度,工作服更是湿一遍、干一遍。

由于华灯造型设计复杂,为提高清洗检修效率,工人们设计研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华灯车”,最初只是卡车上搭架子,如今已经实现了电脑控制升降、污水循环利用,更加高效环保。 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提供

  “过去的师傅连安全帽都没有,都是戴着草帽。华灯检修车也是美国大卡车改装的,灯球摘下放在大竹筐里。看看现在,华灯清洗检修车已经进化到第四代,能自由升降、平移,工作平台宽敞,安全系数高,作业车上配备高压水枪、气枪。”宋云龙说,清洗一基灯杆,由从前的两三个小时变为15分钟。

去年才刚来到“华灯班”的裴希瑶今年29岁,是北方工业大学的硕士,随着华灯设备的升级换代,“华灯人”也在不断提高自身水平,适应新的时代。

  如今的华灯班已是第四代华灯人,29位成员平均年龄只有27岁。成员一茬接一茬,可那份情从未变。今年29岁的裴希瑶,就是新招来的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尽管长期的室外工作让他很快变成了“黑小伙”,可他依然很开心,“一代代华灯人就是要看好灯。灯比自个儿重要。”裴希瑶说,情怀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前辈们都说:有本事,守华灯去!”

(编辑:映雪)


十里长街华灯璀璨,是谁在天安门前为国掌灯?

 
315记者摄影家山东站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