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后,文化艺术行业如何增强抗风险能力

  来源:光明日报2020-02-26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很多地方演出取消,影院剧院歇业,影视剧拍摄暂停,演艺、展览、影视等文化艺术行业深受影响。让人欣慰的是,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目前已得到初步控制,相关文艺行业也即将迎来复工潮。

复工后,文化艺术行业如何增强抗风险能力

原标题:复工后,文化艺术行业如何增强抗风险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很多地方演出取消,影院剧院歇业,影视剧拍摄暂停,演艺、展览、影视等文化艺术行业深受影响。让人欣慰的是,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目前已得到初步控制,相关文艺行业也即将迎来复工潮。

复工的同时,有不少问题需要思考:文化艺术行业如何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疫情期间的特殊举措,能否成为今后常态化的部署?

疫情激发了行业从业者的风险意识

许多人意识到此次疫情的严重性,是从春节档影片集体撤档开始的。多年来,春节档是国内电影市场中票房收入最高的一个档期,对于三四线城市以及广大基层地区的电影院来说,春节档更是主要收入来源。受疫情影响,整个2020年春节档,线下实体院线都比较冷清,票房收入不如预期,承受着不小的经营压力。而影视作品拍摄制作在过去一个月也受到了影响。据媒体报道,仅横店影视城,就有20个在拍剧组和11个筹备剧组因疫情暂时停工,演职员纷纷在酒店或家里抗疫。除了影视剧,多档综艺节目也因疫情而停播、延播。

受到影响的不仅有影视行业,舞台演出、音乐会、演唱会等行业同样未能幸免。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天津大剧院等知名剧院2月、3月的演出全部取消;武汉琴台音乐厅5月10日之前的演出信息都已不见踪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月7日发布的《致全国演艺同仁倡议书》显示,2020年1月至3月,全国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万场。

与此同时,包括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在内的诸多机构也纷纷闭馆。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自1月23日起,仅北京就取消了包括17个庙会在内的4300多场春节假日文化活动,关闭了全市372个市区文化馆、图书馆、街道乡镇综合文化中心以及6457个社区(村)文化室、183家博物馆。

无论是取消演出,还是暂停影视剧的拍摄,都是抗击疫情的客观需要。但文化艺术行业,是一个特别需要“人气”的行业。疫情让人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聚集,抑制了该行业的市场需求。受疫情影响,不少文艺单位尤其是民营文化企业资金链紧张,面临着不小的生存压力。国有文艺院团虽无生存压力,但大量演出取消,也影响了正常的演出计划。

一场疫情,让人看到了文艺行业传统发展模式的不足,也提醒文艺机构在“疫后再出发”中必须未雨绸缪以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

经此一“劫”,文艺行业从业者的风险意识开始苏醒,很多人开始思考:如果再次遇到新冠肺炎之类的突发事件,如何进行创作,如何保证演出,如何维持企业的生产经营。

线下线上“两条腿”走路

疫情期间,作为不得已的临时措施,许多文艺机构纷纷借助互联网技术,将作品和服务搬到网上,开辟出新的艺术空间。

以影视行业为例,电影《囧妈》从线下撤出春节档后改在线上播出,开辟了电影放映的新渠道。其实,线上放映的模式早已有之。几年前“移动电影院”App问世,观众可通过移动终端观看与线下院线同步放映的电影,票房收入计入中国电影总票房。当时,这种线上的电影发行放映模式,受到线下实体院线的集体抵制。但疫情过后,影视行业应该对这种此前并不太被看好的观影和票房营收模式重新审视。一方面,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影视行业要完全拒绝互联网已无可能;另一方面,一次疫情让人看到线下放映模式的脆弱,增加线上电影发行放映模式,有利于增加电影行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此外,国家大剧院推出“线上大剧院”,免费向公众提供高雅艺术音视频资源;中国美术馆在网上推出《向医务工作者致敬——中国美术馆藏医护题材作品欣赏》;各地博物馆利用数字资源推出一批网上展览,比如《全景故宫》《大唐风华》《战国雄风》《数字敦煌》……疫情期间,借助互联网,各文艺院团都提供了有声有色的服务。上述种种多少有点“临时抱佛脚”的举措,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为一直专注于线下服务的文艺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在“疫后再出发”阶段,演艺行业应该将发展线上业务作为重点。未来的线上演出,演员可以与观众边演出边互动,变“演后谈”为“演时谈”,为观众带去剧场中无法获得的观演体验。利用AR、VR等技术,博物馆、美术馆今后应该大力布局“云展览”,让观众通过电脑、手机屏幕以及各类技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观看展品,还可以邀请专家进行在线导赏、解读。随着技术的发展,“云展览”将有条件与沉浸式展览相结合,带来更好的网上观展体验,也有望为策展、观展带来新的思路和增长点。

总之,疫情过后,文化艺术行业应该积极拥抱互联网、拥抱新技术,线下线上“两条腿”走路,打造出全新的文艺形态和产业形态,这不仅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行业抗风险能力,实现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丰富自身业态,适当多元化发展

2月16日,中央芭蕾舞团推出的“芭蕾小课堂”上线。在6分多钟的节目中,中央芭蕾舞团独舞演员方梦颖,教授了在家里就可以练习的“一面墙美背”等芭蕾动作,“希望几分钟的在线芭蕾教学能够给受疫情影响和困扰的人带来温暖和快乐”。“芭蕾小课堂”让因受疫情影响很长时间没有演出的方梦颖终于“有事情干了”,也让她对职业的认知有了些许改变,她觉得自己未来可以“既做演员,又当老师”。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对个人如此,对一个文艺单位亦如此。尽管不少演出场所此前已在努力丰富自身业态,但他们将绝大部分业务、功能、营利点都押在了线下演出上,经营、运作模式稍显单一。未来,剧院、音乐厅等演出场所在承接、举办演出的同时,还应围绕观演开发配套服务。

文化艺术单位拥有宝贵的人才资源和艺术家“朋友圈”,除了将其投入创作、演出,也不妨着眼于以线上沙龙、慕课等形式开展艺术教育、艺术普及。疫情期间,除了中央芭蕾舞团推出的“芭蕾小课堂”,广州大剧院针对自家会员推出了线上节目《名家讲坛》,众多歌唱家、指挥家、作曲家、舞蹈家、京剧表演艺术家、作家等在线开展艺术讲座,与观众谈艺术、说人生。这类灵活轻便、交流成本较低的线上活动,既能服务于社会,满足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学习欣赏需求,又有利于文化艺术单位培养、扩展自己的会员群体。今天的线上粉丝或许就是明天的线下观众,形成良性循环,抗风险的能力自然得以提升。

许多演出场所已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和市场号召力,是很多艺术爱好者心目中的“殿堂”。这类演出场所可以开发主题衍生品,在创作和演出之外,开拓更多增收路径。比如,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就拥有自己的衍生品官方微店,出售的披肩、丝巾、眼罩、帆布包、马克杯等或绣有翩翩起舞的舞者,或画有以莫扎特的《动物狂欢节》为灵感设计的卡通手绘,兼具实用和审美价值。优质演出内容成为衍生品开发的灵感来源和出发点,而随着主题衍生品在市场中流转,艺术演出也得到了有效的宣传、推广。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师)

(编辑:鑫果)

复工后,文化艺术行业如何增强抗风险能力

众志成城 抗击肺炎书画摄影展征集投票评选中


复工后,文化艺术行业如何增强抗风险能力
复工后,文化艺术行业如何增强抗风险能力

 
315记者摄影家山东站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