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发放消费券!怎么领,怎么花?你关心的都在这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0-03-31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3月27日杭州市开放申领消费券,不到3天就带动杭州市场消费近5亿元,拉动效应达到惊人的15倍。杭州消费券是在线下实体店消费使用,满40元自动抵扣10元,不少市民为了凑40元而买了更多商品。

27日杭州市开放申领消费券,不到3天就带动杭州市场消费近5亿元,拉动效应达到惊人的15倍。杭州消费券是在线下实体店消费使用,满40元自动抵扣10元,不少市民为了凑40元而买了更多商品。

复工复产进行时!

更要“复吃喝”“复买买买”

让杭州市民买了更多东西的消费券是啥?

怎么领?怎么花?

这篇攻略请收下

0 1哪些地方发放了消费券

消费券是通过补贴方式刺激消费、释放消费需求的一种手段。在我国,类似这般发放消费券也并非首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地方政府曾出台政策为困难群体发放消费券,刺激居民消费。

我国最早试水发放消费券的是广东省东莞市,2008年5月东莞市开始发放了2亿元的现金红包。

杭州市也于2009年3月发放总额9.1亿元的消费券。

多地发放消费券!怎么领,怎么花?你关心的都在这

△2009年3月20日,一位杭州市民展示社会消费券

疫情期间,有哪些省市发放了消费券了呢?

3月2日,山东济南推出了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主要针对景区、旅行社、影剧院、演艺场所、书店等文旅类型的消费。

3月13日,浙江宁波宣布发放1亿元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券;同时还将推出健身消费券,市民凭券可免费使用场馆场地设施健身。

3月13日,江苏南京推出了3.18亿元消费券,包括餐饮、体育、图书、信息等七大类,面值根据不同类型按每份100元或50元设定。

3月27日,浙江杭州陆续向全体在杭人员发放16.8亿元消费券……

全国各地一波波消费券来袭

消费券领到手之后

怎么解锁“消费券”呢?

0 2线上领取、线下消费

发布消费券的地域虽多,但绝大多数地区选择以电子券形式发放消费券,领取与使用方式也颇有相同之处。

发放消费券的地区多选择同互联网或电商进行合作,通过合作平台在线上发放。支付宝、银联与腾讯是各地选择合作的主要平台。

民众只需要根据申请提示登录各平台,进行身份验证后参与摇号,获得名额便可领取,而在部分地区,却完全不需要身份确认与摇号。

多地发放消费券!怎么领,怎么花?你关心的都在这

除地方政府外,各大电商也不甘落后,纷纷推出适用于各自平台的消费抵用券,民众同样可以在各电商官网上进行领取。

领取便捷,使用也很方便。

目前消费券的使用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线下消费时,点击“使用”事先获得的消费券并提供给商家,以抵扣部分消费金额;而另一种方式则更为便捷,消费券会保存在用户的支付App上,在日后进行支付时直接自动减免一定数额的消费,而不需要进行更多操作。

多地发放消费券!怎么领,怎么花?你关心的都在这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消费券具有使用时限,不要等到消费券过期了再“追悔莫及”呦!

为何启用消费券?

可长期使用吗?

0 3消费券可短期刺激消费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基于疫情防控需要,各地居家隔离和一众行业延迟复工,对生产、服务性消费产生较大打击,尤其是餐饮、住宿、文旅、出行等服务性消费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

数据显示,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其中,商品零售下降17.6%。出行类商品零售额下滑明显,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和石油类商品同比分别下降37%和26.2%;餐饮收入大幅下降43.1%;限额以上住宿业客房收入下降近50%。

多地发放消费券!怎么领,怎么花?你关心的都在这

通过发放消费券,以政府财政购买的方式变相给消费者打折让利,可以激励消费购买,提振消费动能,释放有效社会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有效刺激消费,起到拉动经济的作用。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和贡献率不断凸显,当此疫情防控初见成效和复产复工初启之时,以发放消费券的方式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增长,适逢其时。

多地发放消费券!怎么领,怎么花?你关心的都在这

当然,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只是一时的手段,要实现经济的长期发展,尤其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还需要综合施策,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改革的协同发力,释放发展红利。

另外,由于发放消费券,是通过财政补贴而非增发货币的方式刺激消费,因此不会导致市场上货币量增多,引起通货膨胀。

(编辑:月儿)


多地发放消费券!怎么领,怎么花?你关心的都在这
 
315记者摄影家山东站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