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独竹漂女孩被国内外网友誉为仙女

  来源:贵阳网杜娟2021-02-01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近日,贵州省遵义市独竹漂传承人杨柳,借助一根长长的竹竿,在水面上如履平地,翩翩起舞的视频,获得了276.8万的点赞,其视频还火到国外,在YouTube上被纷纷转载。
“像仙女下凡!”“水面竹竿舞蹈太棒了!”近日,贵州省遵义市独竹漂传承人杨柳,借助一根长长的竹竿,在水面上如履平地,翩翩起舞的视频,获得了276.8万的点赞,其视频还火到国外,在YouTube上被纷纷转载。

图片
在视频中,身穿汉服的杨柳在水面上作出各种舞蹈动作,时而曼妙轻盈,时而美丽灵动,她有时候是轻纱遮面的神秘女侠,有时候是翩翩起舞的白衣仙女,让人深深沉浸在她的魅力中,引得网友们纷纷为其点赞,还有网友为她作诗感慨“窈窕独竹漂,白鹤凌江潭”“一杆点得青山退,独木载得红衣归”。
图片
寒冷的冬天,杨柳站在水面竹竿上起舞,看起来穿得很单薄,而她在水面上一舞常常是数分钟,加上拍摄时长,可能要在水面上呆半个小时,这引来不少网友担心其身体状况,总让她多穿点,或是减少下水次数,而杨柳却表现得很怡然自得。对她而言,独竹漂不仅是一个职业,也是她人生的选择。
图片
今年24岁的杨柳,出生在贵州省遵义市。小时候的她,身体比较瘦弱,为了强身健体,担任遵义市游泳协会会员的奶奶,动了让她练习独竹漂的念头。
“我7岁开始练习,很辛苦,冬天冷、夏天晒,也动过放弃的念头,童年的记忆就是不停掉水、爬上竹竿、又掉水,在无数次的掉水中,练习了3年,才逐渐掌握了基本技巧。”杨柳回忆到。
图片
从小爱好舞蹈的杨柳,被家里人送去了艺校进行舞蹈学习。然而,由于身材瘦小,她一直没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只能为同学们做一些放音乐一类的后勤工作,久而久之,她就成了同学们口中无法上台表演的“小杨DJ”。
“我得不到上台机会,内心开始有点自卑,这时候,奶奶提出了一个想法,说我从小练习独竹漂,为什么不尝试把舞蹈跟独竹漂结合一下呢,说不定别有一番花样。”受到奶奶启发的杨柳,开始尝试将舞蹈与独竹漂表演结合。
图片
在竹竿上保持平衡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说在上面跳舞了。除了足尖鞋是石膏做成,遇水容易化这些问题,如何将动作表现得优美也成了大难题。
图片
“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足尖鞋要融化,我就用塑料袋、塑料胶或是塑料薄膜把脚缠住,这样可以减缓一些芭蕾舞鞋进水。至于练习动作,一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行就百遍,总能练熟,受伤是难免的,但是伤口总会痊愈。”回想起练习的日子,杨柳也不得不感慨太难了。
图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杨柳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中,她终于成功的将芭蕾舞、民族舞、现代舞与独竹漂完美结合。
图片
据了解,独竹漂又称独竹舟,俗称划竹竿,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表演者脚踩一根直径大约15厘米左右,长约8米以上的笔直楠竹作水上载体,手拿一根直径约5厘米、长约4米的笔直小竹竿当桨,左右交替,在水上划行,或驾舟乘风破浪搏击激流险滩,或轻拈竹竿稳立舟上悠闲荡舟水面,颇有"一苇渡江"之妙。"
图片
2011年,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独竹漂第一次被列入运动项目。2020年,赤水独竹漂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杨柳告诉记者,她作为独竹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学会这门技艺之后,就在思考,如何去宣传,让它为更多人熟知。
图片
“我去过很多地方演出,包括江苏、东北等地方,观众为我鼓掌的同时,我的心里也很骄傲,因为我不仅收获了掌声,还把独竹漂的文化传播到各个地方。”
2020年,在朋友的建议下,杨柳注册了抖音、B站等平台,在上面发布自己的独竹漂视频。5月,她发布了第一条抖音短视频,视频中的她,一袭红衣,静静站在水面上,一段短短的自我介绍,收获了不少点赞评论。通过网络,她和独竹漂被更多人认识并喜欢。
短短的时间里,杨柳的粉丝成倍增长,更让她坚定了要把这件事做下去的决心,“从我做自媒体以后,我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同时,也有很多朋友在评论区留言,问我独竹漂的诀窍,赞叹这门技艺的精巧,表示想要一起加入,这也是我做自媒体的初衷。”
近段时间,杨柳常在抖音上发布自己进行独竹漂表演的视频,截至目前,她在抖音上已经有69.8万粉丝。对此,杨柳说,她会一直坚持传承独竹漂,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也把贵州的美景和文化传播向更远的地方。

(编辑:映雪)


贵州遵义独竹漂女孩被国内外网友誉为仙女

 
315记者摄影家山东站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