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抗战路

  来源:解放军报张庆和2021-08-20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在京郊平谷区桃棚、鱼子两村地界,有一条被抗日军民踩出的崎岖山路,人称“红谷抗战路”。这条路,宛若一棵生长的青藤。叶颔首、枝摇曳,依山就势、穿沟越坎,举着花、捧着

在京郊平谷区桃棚、鱼子两村地界,有一条被抗日军民踩出的崎岖山路,人称“红谷抗战路”。

一条抗战路

这条路,宛若一棵生长的青藤。叶颔首、枝摇曳,依山就势、穿沟越坎,举着花、捧着果,蜿蜒而上,直抵云端高处。那高处,正是当年冀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登上高处,仿佛能看到当年抗日烽火犹在燃烧,似乎能听到前线将士喊杀阵阵:深入敌后端炮楼,胜利攻占平谷城,反扫荡、拔据点、埋地雷、伏击战,激烈的战场厮杀,悲壮的大小官庄突围,枪如林、弹如雨……抗日将士的鲜血洒遍平谷的山山水水。

踏上这条路,追寻先辈的足迹,走近那一个个难忘的抗日英杰。行走在这条路上,抚今追昔,每一块石头都蕴藏着故事,每一片绿叶都仿佛会说话,每走一步,都会踩痛岁月深处的那段记忆:红色桃棚的建党洞,智勇双全的包森副司令员,被鬼子兵活埋不死的女八路,14岁的小小情报员,摧不垮的抗日堡垒村,那些被日伪杀害的“抗属”们,宁死不屈被狼狗活活撕咬而牺牲的郭德喜,劈叉拾枪机智勇敢的侦察员,烧白炭冶钢炼铁被熏黑的一张张朴实的脸,还有三婶子的捶布石……

勇于奉献的万千平谷儿郎,一支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基因的磅礴队伍,一拨接一拨,铿锵走过。

一条抗战路

前线后方一条心,男女老少齐上阵。一个个抗日英豪,一桩桩传奇故事,一队队英雄群像,在这片大地铺展开一幅幅壮丽画卷,演奏出一曲曲悲壮凯歌!

看不尽的遗迹,听不完的故事。这路,站起来是一座高耸的碑,躺下来是通向胜利的桥。这碑,刻满了崇敬与怀念:有那么多年轻人应征入伍,从这里出发,奔向前线,东征西战。为了民族解放,为了胜利,为了新中国,他们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平谷大地上。这桥,承载着历史的重托,承载着千军万马,高举着旗帜,浩浩荡荡奔赴四面八方,奔向全中国,一直奔向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

时光流逝,岁月更迭,多少年过去了,但人们始终没有忘记那一场战争,没有忘记为那场战争胜利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更没有忘记这根脉般扎进人们灵魂深处的“红谷抗战路”。

沿着它,人们默念着,崇敬着,一代又一代,直达它的顶端。以无上的敬意,把哀思,把怀念,把心愿,寄托于这片庄严的纪念圣地。

一座高耸入云的烈士碑,象征了英雄的崇高与不朽;一面闪烁金光的英烈墙,让1300多英雄之名在这里永驻;还有一排排空荡的墓穴——是平谷人民在呼唤、在期盼那些无名烈士和尚未找到遗骸的英魂们早日归来。  归来吧,在先烈们用鲜血滋润过的热土上,来检阅后来者队伍的品格;归来吧,来分享和平年代建设家乡实现梦想的丰收景象;归来吧,来与新时代的人民一起憧憬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编辑:月儿


一条抗战路

 
315记者摄影家山东站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