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新“工业风”,新中国“工人第一村”重光

  来源:新华社王炳坤,武江民2022-06-10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沈阳工人村曾是我国最大的产业工人聚居区。这个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工人第一村”,见证了那个火红年代,也目睹了20世纪90年代后一度步入低谷的落寞随着被誉为“东

沈阳工人村曾是我国最大的产业工人聚居区。这个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工人第一村”,见证了那个火红年代,也目睹了20世纪90年代后一度步入低谷的落寞

随着被誉为“东方鲁尔”的沈阳市铁西区近些年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工业遗存,一批老厂房、老建筑、老地标在合理利用中获得新生,这个曾经的老工业城区增强了文化活力,提升了文化魅力,也让一度沉寂的工人村看到了奋起的希望

承载时光:难忘的集体荣耀

工人村不是村,却是工人作家张瑞永远的“故乡”。

1959年出生,从牙牙学语到娶妻生子,张瑞人生大半的时光都在这里度过。2021年,搬离工人村20余年后,他出版新书《圣地工人村》,以自己人生的刻度记录下工人村的起伏。

近日,张瑞带记者又一次回到了工人村。沈阳市铁西区重工南街以东,36栋苏式斜顶的红砖小楼呈围合形态,院内绿草如茵,嘉树葱郁。红楼之外,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之间,工人村更显静谧。

行客匆匆,很少有人停下来了解这里曾经的辉煌。新中国成立之初,沈阳市铁西区集中了500多家国有企业,是全国工业化最高的城区之一。1952年,沈阳市在这里投资1200万元,集中建设产业工人住宅区,到1957年形成占地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5个苏式风格建筑群。沈阳市将这里命名为工人村,沈阳冶炼厂、沈阳电缆厂等44家大中型企业在这里设立了家属宿舍。

站在老楼前,木质窗框,楼道印花玻璃早已斑驳,张瑞的记忆却依然清晰。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当冬日升起第一缕阳光,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在工人村响起,儿时的张瑞趴在窗户上向外望,那些身穿厂服,裹着红围巾、羊绒帽子的人们,呵着热气,在雪地里留下一串串车印。

当时,铁西区工业建设如火如荼。张瑞回忆,工人们不分白天黑夜,大家都不计报酬,不辞辛苦,怀着一颗炽热的心想报答新生的共和国,工厂里的生产纪录月月被刷新,年年创新高。

工人村建设规模大,“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房屋设备,商店、电影院、照相馆等服务设施也一应俱全。张瑞说,住进工人村既代表着一种身份,也承载起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一次,张瑞的舅舅来家里做客,不懂如何冲马桶,急忙喊来张瑞。张瑞站在厕所门口,轻轻一拉,下水管道响起轰隆的过水声,蹲在原地的舅舅突然被吓到,一跃而起,仓皇中夺门而出……

张瑞说,当时在沈阳,即便住在小洋楼,拥有室内冲水马桶的人家也很少。每当同学来家里做客,总要在厕所里“享受”一番。拥有一个住在工人村的亲戚朋友,在那时值得被人们反复提起。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沈阳工人村作为改善工人居住条件的样板而闻名全国,常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地代表和外国访问团前来参观。

工人村记录一代人的荣光,也承载了许多乡愁。工人村里大多一户人家住在一室,两家人共用一个厨房。每至饭点,当家女主人们你拎着锅铲,我剁着蔬菜,楼上楼下锅碗瓢盆叮当响,烧起饭来整楼飘香。张瑞家里人口多,客人来了大通铺挤不下,奶奶就会把哥哥姐姐送到邻居家里睡几晚。每当挖了野菜,淘到海鲜,奶奶也总想着给左邻右舍送去。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也在当年的工人村得到最好诠释。“谁家晾晒在户外的衣服赶上刮风下雨或晚上忘收了,根本不用担心,准会有人替你收回来。”张瑞在《圣地工人村》一书中回忆道,那时在工人村很少有人丢失东西,一旦让左邻右舍知道谁家出了个手脚不干净的人,这家人在楼里就抬不起头了。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沈阳城区高楼拔地而起,工人村也不再是当年的“优等生”。工人村二代、三代们的出生,让一套套30多平方米的房间局促不堪,随之而来的下岗潮也让这里逐渐落寞下来。

2000年,经历工厂停产、工作调转的张瑞最终决定下海,在沈阳市繁华的三经街报社附近租房创业。在老邻居们的再见声中,张瑞如同离家的游子,坐在搬家车上彻底离开了“故乡”。

文化寻根:在工业遗存中触摸城市历史

2015年,王安在早已闲置废弃的沈阳飞轮厂老厂房前踱步。在别人眼中,这里红砖残、窗户破,与周围的繁华格格不入。但在从商十余年的王安眼中,这里是事业的新起点。

彼时,随着工业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沈阳市铁西区一些工业遗产迎来新的契机。原沈阳铸造厂被改造成中国工业展览馆,约30米高的铸造车间被保留下来,巨大的冲天炉被架在半空中,保持着“一倾如注”的姿态,浓郁的工业风让人震撼。2012年5月开馆后,这里就以1.3万余件的丰富藏品,真实再现工业生产的原始场景,深刻记录劳模精神的厚重历史,受到人们的青睐,平时接待的参观者不断。

而沈阳重型机器厂整体搬迁后留下的二金工车间,则被改造成1905文化创意产业园。沉寂已久的老厂房办起了犀牛市集,各类精美手办、IP衍生品、非遗手工制品,吸引年轻人聚集。

王安嗅到了其中的“商机”。“老厂房改造成本相对较低,而且靠近城市中心,区位优势好。”王安说,以沈阳飞轮厂为例,这里生产的“白山”牌自行车,与“凤凰”“永久”一起成为几代中国人青春的记忆……

2016年7月,经过王安对沈阳飞轮厂的精心改造,奉天记忆文化创意产业园完工。漫步在这个兼具民国风格和大工业生产风格的文化街区,时光交错切换,陈旧的红砖老厂房被加固保留,各式自行车零件成为“向导”,静静地介绍着这里的历史。

文创园里,既有轰趴、酒吧、烧烤等商业主体,还有城市书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等文化设施。人们可以在观赏各式各样工业老物件中回忆过去,也可以在享受现代化商业中体验生活的闲适。

“我们探索的是商业+文化,让不同的业态融合发展。”王安说,几年下来,奉天记忆文化创意产业园内商家入住率达95%,成为都市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他也由一个文化产业领域的“门外汉”逐步蜕变为行家里手,不断探索新的模式。依托老厂房、旧宿舍、废弃锅炉房,通过改建赋能打造成为体育创意街区、青年艺术培训基地、儿童游乐场所、特色餐饮一条街……王安的路子正越走越宽。

辽宁社科院研究员张思宁说,沈阳是工业遗产的“富矿”,改造不仅要让一座座老厂房不再“沉睡”,更要变成有体温、有人文气息的新生命,重新融入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和王安一样,越来越多人加入到续写工业遗产新生命的创意中。2018年,铁西区按照“留修改扩”原则,引入万科集团整体运营红梅味精厂旧址,后者修旧如旧,重现历史,并且注入诸多文艺业态。如今,这里已是文艺爱好者的乐园,市民白天可以看展,晚上可以到地下的原料库Live House,听“痛仰”“野孩子”“康姆士”等知名乐队的现场音乐。曾经的发酵厂和味精车间,也被改造成发酵艺术中心和味觉博物馆,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尝“鲜”。

目前,沈阳市铁西区70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存,已开发45万平方米,建设了红梅文创园、奉天记忆文化创意产业园、奉天工场等11个文创园。在开发利用中,铁西区还根据工业遗存的特点和产业发展需要,摸索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整体开发运营”“团队经营+政府服务”等模式,让一个个闲置的地标变废为宝。

再度出发:留住一代人的乡愁记忆

从工人村出发,向南行走10多分钟,穿过两条街区,便来到沈阳市劳动公园。“五一广场”北侧的劳动模范浮雕,刻有历年沈阳市全国劳动模范名字的“劳模墙”,如同一座座劳动者的丰碑,无不向人们讲述着劳动光荣的故事。

工人村真的老了。早在2003年,沈阳市铁西区就对工人村大部分区域拆迁,原先的143栋三层苏式小楼,只有36栋保留了下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这里的居住条件已经与现代化都市差距拉大,房顶瓦下的麻雀窝、楼梯间破碎的窗户、一些楼房下沉的地面……许多地方都显露着老旧甚至破败。

多年来,工人村寻求重生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2007年,铁西区为传承工业文化,从居民手中回购了几栋工人村旧址楼房,并将其中一幢建设为“工人村生活馆”,再现半个世纪以来工人生活的真实场景。铁西区政府吸引社会投资者,还曾在工人村旧址规划了铁西区典型人物馆、沈阳东方美术馆等文化场所。不过,由于运行效果不佳,一些场馆已经撤离。

“与已经开发的老厂房、旧公共设施相比,工人村旧址由于住宅楼的产权分散,缺少大型空间,利用起来难度较大。” 沈阳市工人新村三社区党委书记赵咏梅说,尽管近年来相关部门努力探索,但要找到合适的产业业态和开发模式,还需要一个过程。

2014年,辽宁省将工人村建筑群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铁西区为改善这里的居住条件,以棚户区改造的补偿政策,征收工人村旧址上的民居,拟全部收归国有后统一开发。“征收过程困难重重,一栋楼中有几户居民没有达成补偿协议,工作就得停下来。”赵咏梅说,而这种房屋产权归住户分散持有的状态,又给统一开发带来了障碍。

尽管困难重重,铁西区对工业文化的追求并未止步,对工人村的保护开发也从未放弃。沈阳市铁西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长梅介绍,全区大力打造“工业文化+旅游”,加快培育“工业文化+创意”,借势发展“工业文化+数字”,积极推动“工业文化+沉浸”,努力把工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和竞争优势。

“保护开发工业遗存既要‘叫好’,也要‘叫座’。”周长梅说,区里引导开发单位对每个工业遗存进行个性化规划设计,避免不同产业园定位和业态的同质化竞争。比如红梅文创园,就突出文艺和现代气息,重在吸引年轻群体;比如奉天记忆,以特色小吃和城市书房为主,以市井气吸引当地居民;一些园区开发了电竞类、沉浸式主题……

“总的目标是让文创园的发展可持续、有前景,这样才能将‘文艺范’‘工业风’‘情怀牌’打得精彩。”周长梅说,未来对工人村的开发利用,也将遵循这些原则,着眼这些目标。

不久前,铁西区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又启动了对工人村旧址居民的新一轮搬迁动员。“今年是工人村建设70周年。相信有政府部门提升城区品位的决心,有各方开发运营工业遗存的经验,已步入七旬高龄的工人村终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利用路子,在新时代焕发光彩。”张瑞期待地说。

编辑:映雪


焕新“工业风”,新中国“工人第一村”重光

 
315记者摄影家山东站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