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作业、课后全方位发力,教学之变润物无声

  来源:光明日报靳晓燕 刘博超2022-07-26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2021年8月29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新华书店,一位孩子在选购教辅资料。王春摄/光明图片2021年9月1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繁阳镇城关一小,一年级的小学生在操场跑道上

2021年8月29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新华书店,一位孩子在选购教辅资料。王春摄/光明图片

2021年9月1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繁阳镇城关一小,一年级的小学生在操场跑道上奔跑。肖本祥摄/光明图片

2021年9月7日,浙江省义乌市绣湖小学,学生们正在上“双减”后的“品质”课。吕斌摄/光明图片

【校内培养之变】

又一年,清蝉的歌声爬上树梢。又一夏,孩子们的托管假期开启。

7月11日,成都青白江区大弯小学校北区分校第一期暑期托管班开班。炎炎夏日,孩子们依然在凉爽的教室里阅读,在室内篮球场挥汗如雨,在棋盘上横马跳卒、车攻炮轰,你来我往,难解难分。

金黄的油菜籽正等待着收割,绿油油的各式蔬菜长满地头,在池塘边,还有大鹅在惬意地戏水玩耍。同学们一边专注聆听老师讲解的动作要领,一边自己动手采摘成熟的油菜籽:一手握住茎秆,一手迅速剪下,装满竹筐后,送到不远处的晾晒场上进行曝晒……这是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小学课后服务的一景。

家长们不再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家,不再担心荒废了这个夏日:校园里,有沉浸教学的老师、值岗守护的保安、忙碌的厨房师傅、欢乐的小伙伴。

“双减”一年间,暑期托管、课后服务相继成为学校标配,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对学生、家长来说是一种“减负”,但对学校及教师而言,却是责任和担当。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一年的时间,学校发生了哪些变化?

1、五育并举,教学理念回归本质

“我们发现,教学变革,挑战最大的、最难以适应的是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没有障碍的,孩子们大多是张开怀抱欢迎的。”长沙高新区白马学校副校长贺慧华直言。

教师们面临的是一个个现实问题:如何处理好学生作业量和质的问题,课堂教学如何提质增效,课内教学与课后活动如何衔接,孩子基础能力如何培养……

“‘双减’背后的理念是: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长塘里小学校长肖陈慧表示。

“习惯养成记录卡”是长沙高新区白马学校的孩子们在新学期新获得的宝贝,在这所农村学校,考虑到家长辅导能力不够,学校重点加强课后服务的管理,周一到周四孩子们在课后服务期间能完成所有的书面作业,回家后可以阅读课外书、做运动、做家务。孩子们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长塘里小学创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五育并举,5个维度配套设置对应的二维码,智能化采集每个维度的评价数据,汇聚到学生网络学习空间。每个学期,长塘里小学评价系统会自动生成一张学生个性化成长画像,还有一棵成长树,树上5个苹果代表德智体美劳5个维度,学生哪个维度表现优秀,苹果就长得又圆又大,反之就小一些。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特长,实现全面发展,个性成长。

方欣怡同学从自己的成长画像一眼就能看出,他在“德智美劳”四个维度发展都很不错,但“体”这个维度拖了后腿。新学期开始,方欣怡选择三点半“胖子训练营”课程,每周三次体能专业训练,一年下来成效显著,减掉了近二十斤,由小胖墩变成了小帅哥,跑步、跳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样样都优秀了,他更阳光、更自信了。

大弯小学校北区分校,改变语文、数学、英语“三巨头”长期霸占作业榜的传统现象,将道德与法治、体育、劳动教育、音乐、美术等学科融入课后作业中,大幅减少“三巨头”的书面作业,留足时间让孩子去跑、去跳、去游戏,引导孩子们在课后时间去观察、去欣赏、去操作、去验证,一步步拓展“作业”的宽度,促进学生素养全面提升,推进“五育并举”落地生根。

“我们从它小的时候,还是一颗种子的时候,就一直呵护着,呵护到现在,已经丰收了。看着这一片肥沃的油菜地被我们一扫而空,心里满满的成就感,同时也知道了每一株油菜都来之不易。”学生戚雅君说。

淮阴小学利用校园面积较大、临近城郊的特点,开辟出占地30亩的农业生产劳动课专用场地“行知农场”,将课后服务与学生劳动教育相结合。校长郑鹏介绍:“40个社团在家禽、水产、果蔬、粮食、农具以及中草药6个功能区活动。结合四季农事和小学生成长规律,学校开发了‘蚕课程’‘蒲课程’‘药课程’等,内容涉及阅读、写作、写生、科学、运动五大领域。”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劳动课程标准开发更加多元的、适合的劳动课程群,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劳动实践空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劳动能力,塑造劳动品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全面提高育人水平。”郑鹏告诉记者。

2、让孩子站在课堂的最中央,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旋律,课堂教学是老师的主阵地。

“剥夺学生的健康发展时间,剥夺学生的健康发展机会,来一味谋取分数,这是不可取的。我们通过教育智慧的提升,通过学习型课堂的建设,真正让孩子们参与课堂,体验学习,亲历过程,形成自我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的目标。”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教导处主任柯育忠深有感触。

改进教师备课方式,由过去备教材转变为备学情;改进课堂学习方式,由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改进练习作业方式,由统一作业转变为分层作业。老师们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他们走进教材,引导他们换一种眼光审视教材、探究教材,让学生主动亲近被冷落的教材。每一个学生正是在接收、判断、筛选、整合信息的过程中,最终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在这一过程里真正学会学习。

研讨成为教师们的常态。“双减”之下作业设计该如何进行?

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倡导探究类、收集型、实践性作业,即时性作业与长周期作业相结合,不拘形式地广泛开展作业专题研讨活动,初步形成学生作业设计遵循的框架,拟定了关于学生作业设计、布置及批改要求的一系列制度指引。

大弯小学校北区分校的语文老师在研读中碰撞,在碰撞中分享,研讨作业减负的转变与价值。作业已不是传统意义的课后训练,它已融汇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已从附属意义的课后活动,发展成为另一具有独立意义的学习活动。作业优化设计的根本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是从技能立意到素养立意的转变。

作业管理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北京市十一学校丰台小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被应用到作业管理之中。通过分析产生“认知负荷”的原因,从小学阶段常见的求知动力、胜任动力、考试学业成就动力和交往趋利动力等几个角度进行作业设计研究,实现兼顾学习目标与学习者感受的双重目标。

在整体课业辅导的基础上,北京中关村三小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开设了不同程度的学科延展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习方法。语文开设了整本书阅读的共读班、数学开设了思维训练班、英语开设了英语趣说和英语“悦”读,这些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同年级走班上课。

7月14日,在沂蒙革命老区,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作业管理调度在山东省临朐县嵩山小学龙门社区服务片区举行。李守祥老师带着孩子们到佛手瓜种植基地里,现场测量种植的行距、株距,计算亩栽植数量。孩子们兴致勃勃,两人一组用心测量、记录、计算,很快一组组数据便出现在孩子们的作业本上。计算完成后,李老师又带领孩子们进行实地勘察印证,对计算错误的孩子进行现场指导。

“我以前最愁数学课了,总感觉数学问题很难理解。老师带着我们到现场操作,好多问题一下子就明白了。”四年级学生王凯琳欣喜地说。

“我做体验教育已经16年了,乡村学校有独特的教育资源,我们要立足山区特色,深挖田间地头、青山绿水的自然资源的教育内涵。”李守祥介绍,学校将组织学生开展赶农村大集、帮瓜农售卖佛手瓜、实测计算水库大坝土石方、现场考察抽水蓄能建设项目等一系列体验式暑期作业,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式的现场观察、动手实操,把说教式的教学变成直观的体验,让课后作业从“一刀切”变成“自助餐”,将教育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3、追风而行,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新模式

“作为非学科类教育的音乐课,受到了学校与社会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感受美育的真正意义。”长塘里小学音乐教研组组长龚永枚感慨。

以前看着孩子们沉重的书包,厚厚的镜片,龚永枚常常问自己,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应该是让孩子热情地参与,全身心投入,喜欢自己做的事情,拥有一技之长,长大后能够知道幸福是什么。可脑袋里塞满了习题公式和堆得高高的练习册,他们会去思考自己未来想干什么吗?他们还有星辰大海的想象吗?

“双减”政策的到来,给这位音乐老师极大的冲击,音乐教育是可以为孩子带来幸福愉悦的情感体验的。他的视角也随之变宽、变远,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去探索真正的以美育人。

在探索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时,龚永枚老师携手语文老师、美术老师进行学科融合课程设计,打造“四自”智慧课堂。在以语文课《拍手歌》为主线的基础上,将音乐课中孩子们比较耳熟能详的《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为创新点,一起和孩子将语文课中的内容进行歌词创编、整合,再配上美丽的图画,使孩子们能用更轻松愉悦的方式掌握语文知识,会用更形象生动的画面表达,并快乐歌唱。

在长沙高新区白马学校,副校长贺慧华这学期开始尝试带领学生做项目式学习,开展综合学习德育课程,以利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分析能力、探究能力与合作意识。农村学校,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虽然这个新课题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我们至少已经开始了行动。”贺慧华说,2022版新课标要求,每学期不少于10%的课时用于跨学科综合学习课程。白马学校下学期将立足各学科,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探索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四年级杨思雨同学开学初就迫不及待地选定了“1+X”课程,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她将书法列入自己的课程清单。每周五天的多种体验型课程,她分别选修了书法、合唱、跳绳和羽毛球。

“现在再也不用每天放学后往培训班赶场了,省去了来回路上不少时间,每天回家后能轻松愉快地写作业。”杨思雨说。

杨思雨妈妈则更加开心,“双减”前每天下午4点放学前就要到校,接她去培训班上辅导课,来回路上时间加上等待时间,回到家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每天总觉得很匆忙,现在,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课程质量也有保障。体育、美术、音乐各个社团培养着孩子们的兴趣,护航孩子们在“双减”的时代浪潮中,向阳生长、追风而行。

“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学生的负担明显减轻,但是也有一些家长担忧——在作业量减少,小学一二年级没有书面家庭作业、没有纸笔测试的情况下,孩子学得怎么样,心里有点没底。

“未来我们将探索从孩子的全面成长进行评价,让家长更放心。”面对家长的疑问,柯育忠和教师们在“双减”之路上不断探索着。

(编辑:映雪 )



课堂、作业、课后全方位发力,教学之变润物无声


 
315记者摄影家山东站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