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顺县七子沟村村医王文吉—— 山间行医四十载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4-07-18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当绯红的晚霞从天际消失,山西平顺县东寺头乡七子沟村渐渐沉静下来。王文吉背着医药箱,拐进了王大爷家的小院。王文吉用棉花蘸了酒精,点上火往玻璃罐里一转,利落地按在王

当绯红的晚霞从天际消失,山西平顺县东寺头乡七子沟村渐渐沉静下来。王文吉背着医药箱,拐进了王大爷家的小院。王文吉用棉花蘸了酒精,点上火往玻璃罐里一转,利落地按在王大爷腰上。拔了火罐,王大爷腰疼的老毛病缓解不少。

王文吉是七子沟村的村医,今年58岁,平头,肤色黝黑,面堂上的皱纹深如沟壑,说起话总带着淳朴的笑。通往村民家中的山路,他已经走了40年……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我明白了何为医德”

七子沟村地处太行山脉深处,山高路险。王文吉的父亲王康生是当时村里唯一的赤脚医生,常常徒步翻过几座山,一走就是数十天。

初中毕业后,王文吉开始跟着父亲学中医。“父亲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王文吉说,有一次,听说有村民不慎从山坡上跌倒,受伤严重,父亲带着他一路小跑上了山。父子俩跪在地上给村民检查伤情、处理伤口。一个多小时后,王康生起身时,险些站不稳,双膝跪出了淤青。“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我明白了何为医德。”王文吉说。

王文吉有一本医学小册子,书页早已泛黄。“以前,父亲让我背这本书,每天都考。”王文吉笑着说,每天早晨,父亲都会给他讲解中药药性、用法用量,并要求他熟记。王文吉常常背到深夜,书搭在脸上就睡着了。

跟着父亲干了三四年,眼见同龄人都外出务工,王文吉心里忍不住打起了退堂鼓。“都走了,村民谁来管?”父亲忍不住发了火,也点醒了王文吉。

王康生退休后,王文吉成为村里唯一的村医。在父子俩接力守护七子沟村的几十年里,他们见证了村卫生室的许多变化:从一间毛坯土房,到60平方米标准化村卫生室;从需要自掏腰包添置设备,到各类常用药品一应俱全……

2020年,黄崖沟村、谷恋铺村并入七子沟村。王文吉要负责的患者更多了,要跑的距离也更远了。平顺县卫体局给每个村卫生室配备了一辆电动车,王文吉骑着电动车穿梭于山野之间:“出门看诊可比以前方便太多哩!”

“乡亲的健康,就是我的责任”

“文吉,你赶紧来。”一个冬天的傍晚,七子沟村村民李用成见老伴石绣兰满脸是汗,浑身打颤,赶忙给王文吉打电话。

王文吉拎着医药箱就出了门,正逢大雪,只能步行。天色已暗,王文吉不小心滑倒了,摔到了胯,还扭伤了手指,他坐在雪里缓了缓,然后一步步挪到李用成家给石绣兰看病。

多年来,村里老人们只要觉察身体不舒服,第一反应就是找王文吉。石绣兰今年72岁,每次王文吉入户看诊结束,她都拉着王文吉留下来吃饭。“这么多年了,只要我打电话跟他说难受,不管早晚,他都跑来给我瞧病。”石绣兰感激地说。

在七子沟村,65岁以上老人有118人。王文吉每个季度入户为村民测量血压、血糖,及时排查病情。如果发现较严重的病情,他就及时提醒老人去县医院治疗。一旦出现急症,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乡镇医院,由乡镇医院派救护车抢救患者。

深夜,出诊回来的王文吉常常躺在床上合不了眼,脑子里一遍遍想着:“药吃了管不管用?要是明天病情加重了怎么办?……”翻来覆去琢磨上几个小时,才能入睡。“乡亲的健康,就是我的责任。”王文吉说。

“只要村里用得上我,我就一直看下去”

午后,阳光把村卫生室的墙壁晒得灼热。今天是随访高血压患者牛春巧的日子,王文吉把卫生室墙壁上的去向告知牌调为“入户”,骑着电动车上了山。

牛春巧一开门,愣住了:“你咋这么快就回来了?”王文吉不说话,只呵呵地笑着。原来,王文吉的女儿想让父亲跟自己到县城住一周。可过了三四天,王文吉就要提前回村:“不行不行,我得赶紧走,有村民打电话找我了!”

随访了一下午,回到村卫生室后,王文吉戴上老花镜,在高血压患者管理台账上写下村民的血压数值。随后,他走到电脑前,打开国家医保系统网站页面,左手指着本子上的拼音,右手单指敲击键盘,帮前两天购药的村民进行登记报销工作。

卫生室装上电子医保系统后,王文吉花了三四个月自学了电脑操作和医保系统使用方法,他把每个药品名称写在本子上,让村里的孩子帮他挨个儿标注上拼音。“人老了,只能用这种‘土办法’办公。”王文吉笑道。

听说王文吉还有两三年就要退休,很多村民坐不住了。“大伙儿都舍不得他退休,希望他多干一段时间,培养个好的接班人,咱们就安心了……”说到动情处,李用成眼里噙着泪。

“退休以后,只要村里用得上我,我就一直看下去。”王文吉说,他和大伙儿结下了亲人般的感情。对于王文吉而言,即使脱下这身白大褂,责任也一直都在心里。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6日 07 版)

(编辑:月儿)



山西平顺县七子沟村村医王文吉—— 山间行医四十载

 
315记者摄影家山东站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