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天吃饭、靠区域产业吃饭,制冰厂旺季背后喜忧参半

  来源:第一财经 中国青年网2024-07-22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随着本周正式入伏,制冰厂的生意也迎来了一年中的旺季。“这几天的订单比上周多多了。”上海一家制冰厂的负责人卢伟(化名)告诉第一财经,他们的冰块大部分供给周边的制造

随着本周正式入伏,制冰厂的生意也迎来了一年中的旺季。

“这几天的订单比上周多多了。”上海一家制冰厂的负责人卢伟(化名)告诉第一财经,他们的冰块大部分供给周边的制造工厂用以厂房内降温,一旦高温天持续,冰块的生意就会供不应求。

由于7月第一周多地就迎来了一波高温,浙江湖州加民制冰厂负责人陈美忠对第一财经表示,他们的制冰厂从7月开始就日夜不停地制冰了。“基本上气温在32~33度以上需求就会增加。同时也主要看客户的需求,他们需求大,我们才会24小时开机”。

对大量制冰厂而言,一半靠天气吃饭,另一半则与当地的产业发展有关——周边工厂订单足、开工时间长,在夏天需要用冰块来降温的需求就会增加。这也让不同地区的制冰厂,在迎来旺季的同时,成为了反映区域产业冷暖的一面镜子。

冷暖各异

对于陈美忠来说,持续的高温就意味着生意,“最近一天要卖出1200条冰块,每天早上来拉货的车就有十几辆”。1200条冰块,重达60吨。

作为去年当地新增的2家制冰厂之一,他们在今年有望迎来丰收的一年。相较于去年夏天台风较多,陈美忠预计今年夏天厂里的生意会稳定很多。目前,他们制作的冰块大约一半供给农贸市场,一半供给周边工厂。同时还经营着水产生意的他们,建立制冰厂的初衷就是为了自家使用,同时供给农贸市场的同行们。

近年来,随着湖州长兴县加足马力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当地招引了吉利、君胜等一些大型汽车制造项目。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长兴就已招引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和数字产业亿元以上项目45个,集聚了毫末智行、骏玖电子、文远知行等一批汽车电子产业项目。再加上天能、超威等创办于长兴的浙江省十强民企,当地的制造业相对发达,也带动了制冰行业的发展——2023年,长兴县在已有2家制冰厂的基础上,新建了2家。

“吉利、天能还有海信,都是我们的大客户。”陈美忠表示,“这些大型工厂一天要70~80条冰块,采购量超过去年。”还有建在长兴的太湖龙之梦乐园,也在高温天对用于降温的冰块有较大需求。

在“奥运效应”的助推下,冰雪经济在中国蓬勃发展,不少南方城市也纷纷建起了冰雪世界以促进当地旅游。就在去年底,位于长兴县的覆雪面积超2万平方米的龙之梦冰雪世界开业。“他们当时也打电话来问过,要求一个礼拜生产2000吨冰块,但我们生产不出来。”陈美忠亲历的供不应求,是幸福的烦恼。

和加民制冰比起来,卢伟建在上海郊区的制冰厂规模要大一些。最近的高温天,他们每天生产2000条冰块,相当于100吨。在此之前,他持股的另一家制冰厂在高峰期时能每日制作1.35万条冰块,相当于6000多吨。因此,他们也会承接像冰雪世界这样的急单。不过,这更多是一次性的订单,采购之后这些场地只要常年维持低温即可,不会再有新的大规模需求。

高温天带来当下需求激增的同时,上海郊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的趋势,正在让卢伟他们逐年经历着整体需求收缩的挑战。同时,受去年开始显现的经济周期影响,周边工厂的采购需求变得更谨慎,“很多工厂还要公开招标的,大环境下企业经营不容易,自然谁的价格便宜就用谁的”。

正负抵消下,面对本周开启的高温天,卢伟他们每日2000条冰块的产能并不饱和,“基本上每天下午一点多就休息了”。

而这样的每日产能,只是前年24小时满产制冰的三分之一;去年则因为需求收缩遭遇了亏损的一年。“今年还说不准,到目前为止不赚不亏。”

经营成本挤占利润

除了市场需求的冷暖各异,经营成本的不断攀升也在普遍挤占制冰厂的利润。

作为当地主要用于保障农贸市场用冰需求的企业,陈美忠用“做福利”来形容卖到农贸市场的冰块价格,“卖到市场的价格会比卖到工厂的便宜些,高温天的出厂价大约15块一条”。由于今年制冰所用的水都换成了自来水,“都是雪白的冰,成本也高了”,再加上每月8000元左右的工人工资和与人工成本相近的电费,整体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去年,他们在新建厂房时一次性投入了200多万元的全自动化设备,才支撑起了今年的产能。

卖到工厂用于降温的冰块单价略高一点,在15~20元之间。不过,卢伟在去年遭受亏损,一定程度上正是受到电费和人工成本上涨的影响——制冰厂季节性极强,旺季就是短暂的高温天,其余时间则日产量骤减,从高峰期的日产2000条降至300~400条,而为了守住一定的产能,工厂全年需要雇用约15名全职员工。

陈美忠平日的制冰量,较高峰期会下降一半至500~600条。为了降低成本,淡季时他们会选择在晚上开工制冰,“晚上的电费便宜很多”。

卢伟说,电价在今年继续攀至历史高峰,“一天电费就要2万块”。按照高峰期日产2000条总价值约3万的冰块来算,电费占比达成本的七成左右。另外,考虑到生产安全,他们坚持用氟利昂制冰,较部分企业用液氨制冰的成本更高。从2019年开始启用的设备,一般7~8年需要更新一次,受到需求收缩和利润挤压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也可能会延长更新时间。在制冰环节已经全自动的制冰厂,在效率提升上空间有限。

不同地区的同行之间会频繁交流。卢伟说,考虑到制造业的梯度转移,用冰的市场需求也在转移。相对来说上海周边的用冰需求近年来都还不错,不过要去异地建厂仍需慎重考虑。他坦言,如果工厂的效益这两年还不好,自己也会考虑转行。

随着农夫山泉、蜜雪冰城等品牌纷纷推出冰杯产品,冰杯市场也逐渐升温并涌现出一批企业。天眼查App显示,若以“制冰”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查询到6087家存续或在业企业。其中,成立时间在1年内的企业为442家。卢伟表示,他们的制冰厂也会同时生产食用冰块,从技术要求而言比制作降温用的大冰块更低,因此内卷也更大,利润薄。

受环保相关政策与技术的变化影响,上游的制冷剂行业被市场普遍看好。

东海证券研报提出,今年年初以来,随着三代制冷剂配额落地,制冷剂供给受到政策限制,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制冷剂行业已进入景气周期,配额落地推动供需格局向好发展,今年以来制冷剂价格快速上行并有望在高位维持,相关制冷剂生产企业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此外,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带动液冷需求提升,氟化液市场空间有望打开,研发水平高、技术先进的氟化工企业具有先发优势。

首创证券研报认为,2024年三代制冷剂生产销售按配额执行后,制冷剂配额将向龙头集中,在全球制冷剂需求增长的大环境下,制冷剂行业将迎长期向上景气周期。

(编辑:月儿)


靠天吃饭、靠区域产业吃饭,制冰厂旺季背后喜忧参半

 
315记者摄影家山东站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