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行业老大老二均遭首罚 称将落实实名制工作

  来源:新京报,中新网陈鹏 ,宓迪2017-05-11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央行一日开出两张3万元的行政处罚单,分别指向第三方支付行业两位巨头支付宝、财付通。其中,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而腾讯旗下的财付通是未严格落实《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福州一位市民正在使用支付宝手机客户端。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新京报讯 (记者陈鹏)央行一日开出两张3万元的行政处罚单,分别指向第三方支付行业两位巨头支付宝、财付通。其中,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而腾讯旗下的财付通是未严格落实《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不过,监管没有详细列明两家公司被罚的具体原因。支付宝和财付通对记者的回复说明中,均提到了用户实名制的相关工作,并表示已按照要求完成相关落实工作。

支付行业老大、老二均遭首罚

据记者了解,此次是两家支付巨头第一次因违反监管规定被处罚。从时间顺序上来看,虽然是同一天公布,但对两者的处罚决定为前后作出。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5月10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被处以3万元罚款,作出上述行政处罚决定日期为4月21日。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昨日发布的处罚书显示,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未严格落实《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同样被罚3万元,但处罚决定作出时间为5月3日。

相对于财付通的处罚信息,支付宝被罚的原因更加模糊。不过,记者昨日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支付宝被罚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易观近日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6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占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份额的前两位。其中,支付宝的市场份额为54.1%,财付通为37.02%。

财付通、支付宝回应均指向实名制

两家巨头同日被罚具体因何原因?在昨日记者得到的回应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均未直接指明被罚的原因,但均提及用户实名制的问题。

支付宝昨日回应记者称,为贯彻落实《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支付宝在去年年初就启动了相关的系统升级和改造工作,并通过各种方式让广大用户理解、认可账户实名制给大家带来的帮助和价值,完成相关的认证工作。"目前,支付宝已按照要求完成相关落实工作,之后将更加严格执行规定要求。"支付宝方面表示。

而财付通表示,已就相关情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要求进行了落实。自《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发布后,财付通全面启动了落实支付账户实名制的相关工作。"我们一直在通过产品引导、用户教育等多种形式,争取妥善、到位地推进实名制的落地工作。"

2015年底,为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防范支付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强调支付账户实名制度,并对个人支付账户进行了三类划分。

有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从处罚来看应该是一些小问题。"很可能是信息保护、客户数据信息使用这块的问题,因为它们旗下都有征信试点的机构,数据这方面的监管框架不是很清晰,而现在的监管框架下不是很严重。"

■ 延伸

第三方支付乱象:收单出乱象,备付金遭挪用

乱象1

" 二清"曾是"乱象大户"

有分析称,自第三方支付机构爆发重大风险事件以来,监管机构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处罚的频率和力度明显增加。而在支付行业所开出的罚单中,"二清"乱象曾一度引起市场关注。

2016年7月,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联支付和银联商务存在严重违规现象,两者分别被罚款1110万元和2653.7万元。经央行核查,上述两家公司存在未落实商户实名制、变造银行卡交易信息、为无证机构提供交易接口、外包服务管理不规范等严重违规现象。而为无证机构提供交易接口和外包服务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的就是"二清"。

一位不愿具名的支付业资深从业人士称,由于二清机构可带来巨大的交易流量,第三方支付企业和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在没有出现重大违规事件或资金风险的情况下,往往会对二清机构的行为采取允许或容忍的态度。

去年7月,时任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撰文称,通过二清,支付机构可以快速做大特约商户规模,是占领市场份额的有力武器。但从近些年的案例看,其负面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正面意义,二清业务模式的主要危害有两点:一是危及商户资金安全,一旦二清机构(或三清、四清)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债务纠纷、甚至卷款跑路等,商户资金很难保障。二是若外包管理不到位,很容易违反反洗钱规定,踩到洗钱的红线。

昨日,薛洪言告诉记者,收单领域隐性的竞争比较激烈,但现在行业竞争格局基本上定下来了,竞争改变的难度很大。

乱象2

客户的备付金曾被挪用炒房炒股

在第三方支付中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在买方确认收货前,所支付的货款一直躺在支付公司的账上,就是常说的"客户备付金"。

这笔原属于客户、未来属于商品或服务方的资金,却由于支付交易存在时间差,产生了巨大的资金沉淀。对此,已有不少机构禁不住诱惑,将其挪作他用。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今年两会期间曾明言,"有些(非银行支付)机构把客户的备付金拿来炒房、炒股票,甚至用于个人赌博,最后导致损失。"

实际情况来看,往往一个机构出问题可能牵扯到多个地区,消费者的人数可能数以万计。已经被吊销支付牌照的上海畅购、广东益民、浙江易士这三家支付机构就是其中的代表。

据知情人士透露,益民公司在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后,借用多用途预付卡的名义,推出"加油金"业务,产品累计销售达22.2亿元,但销售资金却未存入客户备付金--此事随着益民董事长陈泽良的突然去世、业务停止而浮出水面--去年,益民公司"加油金"案司法判决生效,有关人士非法集资罪名成立。

此外,去年以来,央行高层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部分支付机构"吃利息"的不合理现象。

" 去年、前年有备付金被挪用的各种问题,现在一方面央行开始实施备用金集中存管,另外在整个金融严管高压的态势下,没有公司会敢碰。"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对新京报记者指出。

■ 背景

今年央行已对10支付机构开罚单

2011年-2015年,央行分8批共发放了270家支付牌照,既有全牌照(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等)的大型支付机构,也有单一地区单牌照的小型机构。

然而,随着风险事件的频发,以及行业"二八"特质的逐渐显现--支付宝、财付通等逐渐成为行业大佬,不少机构注销或被不予续展。根据支付清算协会的数据,支付牌照将缩至255家。

有支付行业人士对记者指出,同前几年相比,央行明显加强了对支付机构的惩治力度。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7年1月以来,除了支付宝和财付通之外,央行已经对至少8家支付机构开出罚单,其中还包括"银联商务"这样的业内巨头。

在备付金上,国务院在去年开展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行动,提出中国人民银行或商业银行不向非银行支付机构备付金账户计付利息,防止支付机构以"吃利差"为主要盈利模式;今年,央行方面开始落实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

" 有的可能是为不法分子洗钱提供了通道,增加了风险传染的隐患。"针对此前有哪些乱象,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亢林表示。

央行支付司有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原则上,在一段时间内将不再发放新的牌照。

(编辑:李月)

 
315记者摄影家山东站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