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丹青武清缘

  来源:天津日报胡霖霖2017-05-24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在“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武清,不仅聚集着大运河书画院、书画沙龙、老年书画研究会等民间书画团体,也吸引着不少异地书画家来此定居。

李建华正在创作

  在“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武清,不仅聚集着大运河书画院、书画沙龙、老年书画研究会等民间书画团体,也吸引着不少异地书画家来此定居。现年60岁的工笔国画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高级研究员李建华就是其中的一位。

  一个初秋的早上,记者来到下朱庄街,如约叩响了李建华的家门。这是一处整洁雅致的居所,客厅的大部分空间被一张宽大的书桌占据。书桌上铺有白色毛毡,文房四宝置于一侧,几本常用书籍随意摆放,彰显出主人的潇洒随意与不拘小节。正在记者打量一个鹰雕摆件的时候,李建华招呼我们过去喝茶,并在“咕噜咕噜”的烧水声中将自己与武清的缘分娓娓道来。

  李建华出生于一个新中国成立后进城到天津的干部家庭,自幼受外祖父和母亲的影响,对书画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并在市少年宫老师的指导下,进步神速。16岁时,李建华应征入伍,被分配到武清驻区某部的表演分队,因擅长绘画,一直负责军队板报、幻灯片、连史、师史宣传工作。那时部队对板报这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十分重视,每逢“八一”、元旦和春节,都要组织各连队进行板报、幻灯片评比,而李建华所在的表演分队几乎囊括了每次评比的第一名。说起部队生活,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武清县委第一次举办迎外宾展览那段时间。因为县委人手不足,特地与部队商量派几个“专业人士”过去帮忙,李建华就是其中一员。因为第一次举办迎外宾展览,没有经验可循,很多事情都需要反复琢磨、协调,所以白天时李建华都待在县委,直到夜色降临才回到连队。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把日常的绘画训练落下,仍然每天坚持练习。“这跟我们盖楼一样,你打地基的时候不仅要够深厚也得够坚实,这样才能保证楼的高度和坚固程度。”李建华感慨地说。数年军旅生活的锻炼,不仅激发了李建华克服种种困难、坚持绘画的毅力,也让他获得了到天津美术学院进修的机会,也正是在那几年,他勤奋执着,绘画技艺得到在校任职的宫廷派工笔画技法大师爱新觉罗·溥佐的赏识,并于1977年正式收他为入室弟子,将自己研修多年的宫廷画派技法倾囊相授。与此同时,李建华还得到孙其峰、王颂余、霍春阳、田世光、郑乃光等名家指导。李建华不负厚望,不断拓宽学习范畴,提高绘画水平,先后出版了《李建华工笔画集》、《孔雀》、《蝴蝶》、《花卉》、《雄鹰》、《骏马》等专集,王颂余看过其作品挥毫写下“万紫千红,笔端锦绣”的赞誉之词。

  “后来,我复员离开部队,又辗转了几个城市,最后还是回到武清定居。所以我既是老武清人,也是新武清人,这一‘老’一‘新’让我有幸目睹了武清的巨大变化。以前的它简单朴实,现在的它更像是一个现代化都市。”谈到对武清的感受时,李建华说,“最重要的是,武清在扩大城市规模的同时,不忘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我深深地觉得武清是一座宜居城市!”如今,李建华在绘画之余,经常外出溜达溜达,欣赏城区美景,与社区书画爱好者切磋技艺,享受在武清的悠闲生活。

  李建华说,六十而耳顺,对于画家来说,是迎来了娴熟的创作期、艺术的青春期、人生的成熟期。他想在这珍贵的时期里,感受武清,把对武清的印象、生活感悟、日常情感幻化为笔尖下的溢彩流霞,把这段缘分留在画上,记在心间。

 
315记者摄影家山东站

相关阅读: 翰墨丹,青武清缘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