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内容变现新途径 公众号文章试水广告插入

  来源:北京日报孙奇茹2017-08-04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不久后,想要阅读心仪的微信公众号文章,用户可能也要用自己的“注意力”来买单了。近日,微信确认正在内测微信公众号插入文中广告的功能。聚集大量人气与流量的公众号大号们将迎来新的内容变现途径。
         
     不久后,想要阅读心仪的微信公众号文章,用户可能也要用自己的“注意力”来买单了。近日,微信确认正在内测微信公众号插入文中广告的功能。聚集大量人气与流量的公众号大号们将迎来新的内容变现途径。

公众号文中可设广告位

据了解,目前,公众号文中广告的功能主要通过邀请测试的方式进行内测。收到邀请的公众号运营方,在微信公众号的“流量主”-“报表管理”一项中,会看到“文中广告”的按钮,可以选择打开或关闭。当公众号读者点击了插入在文中的广告后,将会跳转到相应的小程序页面,读者可以直接完成商品购买。

作者在编辑公众号文章时,在右侧多媒体列表中选择“广告”,就可以在文中植入广告。作者还可以对在自己文章中插入广告的商品类别进行选择,可选的有服饰、箱包、珠宝手表、运动户外、护肤彩妆、旅游、教育培训等三十多个品类。

相比过去,公众号作者自己获得的广告资源,需要自己在公号中以文、图形式进行插入,广告主和公众号之间的资源匹配也需私下进行,微信官方引入的文中广告,广告投放内容和公众号将由系统后台根据各自所选择的分类进行自动匹配。

以目前进行内测的微信公众号推文内的广告为例,微信公众号“海伦画报”推送的一条与女装搭配相关的文章,在文章中部置入了一条“蘑菇街女装特卖”夏装上新的广告;而另一个微信公众号“微杂志”一条关于夏季空调使用的推文中,文章中部置入一条家居类产品的广告。点击相应的广告,就能进入商家的小程序,随后在小程序上浏览、购买相应的商品。
      “收割”流量助推内容变现

“这将促成公众号和小程序电商之间稳定的互动互通,不但能帮助内容变现,还将推动微信系统内电商的爆发。”一位电商分析人士说。
     的确,引入可以在文章中灵活穿插的广告位后,微信公众号的“流量”与读者的“消费力”之间的关系显然被拉近了。过去,一些微信公众号即便在文中打出了商品广告,从内容到购买的链条也比较长。例如,用户需要选择、复制公众号推荐商品的淘宝口令码,打开淘宝APP后才能进行购买,并且在整个购买过程中,微信平台自身除了文章内容展示以外,并未参与到购买转化的链条中。

也有不少用户对文中插入广告的体验提出质疑。“如果广告插入得比较巧妙还能忍,要是好好看着文章,突然很尴尬地来个广告,那我非得骂人了。”“文内插广告,那不跟街头牛皮癣小广告一样了吗?”一些网友评论。有用户甚至提出“开会员、零广告”,希望能通过付费会员的方式,拒绝接受阅读公众号内容时接收广告。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照顾用户体验,单篇微信公众号文章目前只能插入一个广告位。

还有业内人士提出,对于引入电商元素一向颇为谨慎的微信,此举也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在推动。几年前,公众号成就了自媒体的崛起,内容创业自此爆发。但随着分割用户注意力的公众号越来越多,“蓝海”变“红海”,公众号打开率越来越低,大量公众号的流量影响力如何早日“收割”成了微信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相关新闻

朋友圈欲重回“朋友的圈”

健身房里只有几面之缘的人、因临时性工作对接而加了好友的其他部门同事……在每个人的微信好友通讯录里,一定都有几个这样的人。而微信正在内测的“不常联系的朋友”功能,或许将帮你把这些并不是“朋友”的朋友从微信联系人列表中“瘦身”出去。

最近两天,微信内测的“不常联系的朋友”功能开始在网络上疯传,根据截图,不常联系的朋友包括“半年内无单聊”“无共同小群”“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她)的朋友圈”几种选项。微信方面称,目前包含这一功能的版本仍在内测中,准确功能需等新版本最终更新为准。

为了避免自身过于臃肿,腾讯手机管家甚至推出了专门针对微信清理的工具,帮助用户分类、清理如微信缓存、无用文件、朋友圈图片视频、聊天群里的文件等内容。除了物理层面的清理减负,最近一年,面对朋友圈信息过载等问题,微信也开始了相应的“瘦身”。例如,微信新版本更新的内容开始愈发强调用户的隐私权。从早期的朋友圈分组,到后来的朋友圈“三天可见”、朋友圈回复免打扰的“不再通知”功能,再到如今内测的可筛选出“不常联系的朋友”这一功能,曾经快速膨胀起来的朋友圈或许正在努力“瘦”下来。
                             编辑:红研
    

 
315记者摄影家山东站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