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vs杨幂:两代话题女王身上相似和不同

  来源:腾讯娱乐2017-09-25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摘要]每次人物采访,都会剩下一些副产品,这些或许无足轻重,然而仍心心念念,想要记录下来。这是《傲娇与偏见》专栏第七期,聊聊杨幂,以及,她与另一位话题女王范冰冰的
摘要]每次人物采访,都会剩下一些副产品,这些或许无足轻重,然而仍心心念念,想要记录下来。这是《傲娇与偏见》专栏第七期,聊聊杨幂,以及,她与另一位话题女王范冰冰的相似和不同。

腾讯娱乐专稿(主笔/狠狠红)

徐静蕾:都散了吧,她身上已没了新故事

坦白说,杨幂是我们近阶段所碰到的最难采的明星——当然,我们曾经碰到过更尴尬的时刻,曾经有明星经纪人自得的告诉我们,你们可以问那些问题,反正她该怎么回答我都已经教好了;也曾经有明星惜字如金,无论什么提问,都以几个字加上微笑来回答——但杨幂的难采是不在预期之内的:她可以让记者来捏她鼻子,她也可以在发布会上说出“珍惜有头发的我”这样的话——成为整场发布会最大的亮点,所有媒体几乎都用了这句话来做标题。

但在我们面对她的时候,以我们做深度采访正常的提问方式来进行提问的时候,几乎是冷汗涔涔的:我们问,她答,就此为止。她是一个终结者,终结再深一步探讨的机会,终结你继续追问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金句,也不是没有自嘲自黑,但那些对于一篇深度报道来说,并无意义。

她没有预备要和我们进行一次关于自己的深度讨论。

我猜想这或许是两个原因,首先当然是,我们得承认自己这次采访做得不好,所以我们不是她选中的听众。另外一个是,做深度报道来说对她而言,不经济,不划算——如果你需要一个漂亮的自黑就可以进行传播的话,那要深度报道做什么呢?

和范冰冰不一样——作为在腾讯娱乐,流量高高在上的两个女明星,她们对于被我们采访这件事,是不一样的。采访范冰冰的时候,她和我们说了很多后来其实并没有被写进稿子的故事:比如,她会戴着假发,去逛小摊小店,并且还享受着和小店砍价的乐趣。她有一种需求,希望藉由我们,将这些故事传播出去。

杨幂没有这个需求。她没有要传播的故事,她没有想让你知道,“我其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没有自我诠释的欲望,也没有什么想藉由媒体声张的形象。

范冰冰vs杨幂:两代话题女王身上相似和不同

她们是这样的接近,但又这样的不同。接近的地方在于,她们都已经是情绪管理做得最极致的女明星——不生气,不在意——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并不是一种天赋,都需要经过自我训练而获得。因为她们都认为生气无用,她们认为打败生气的最好方法就是,更努力,和事业更成功,所以她们都努力训练自己成为了可以隔绝坏情绪的人。

实际上,她们也的确都是努力的女明星。她们都马不停蹄,以健康和睡眠,以极强的自我意志,来换取成绩单上一项又一项的成绩。

然而,她们是不同的。

你接近范冰冰的时候,能感受到她被舆论伤害过的痕迹。有做社会新闻的同事好奇问过我们:为什么范冰冰流量总是那么高。我回答他,原因很简单,如果范冰冰是你的同班同学,你们全班人都会没完没了讨论她,如果她是你同事,你们所有微信群里都在流传她的故事。无论她是不是明星,她都会是话题的核心。在范冰冰身上的那些故事,我相信很多确实是穿凿附会而来,因为,没有办法,她有一张可以被赋予各种故事的脸。

那些故事确实是伤害过范冰冰的。她的自我保护功能开启,于是她给自己画了一个人设,那个人设很简单,很牢固,自成了一个小系统,任何事情在进入她内心的时候,就会被这个小系统所吞噬所消化。她不停的对自己重复,“我是好人,那些人是坏人”“你们要黑我世界要害我,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她坚定的自我认知,是她体内的消化液,把所有事情,都消化成她想要的模样,在新的蓄水池里,改头换面保留了下来。

但杨幂没有再建立一套系统。她让自己成为了一个管道。伤害过她的事情,直接成了把这个管道越冲刷越粗大的流水。她不做情绪的容器,无论是伤害她的,还是开心的——我们问她,这么越来越不容易难过,相应的,会不会高兴的阈值也会越来越高。她说,不会啊,她获取快乐的方式很简单,看助理弯腰趴在那里走过去拧一把她的屁股,就会高兴啊。

那高兴能维持多久呢?几分钟吗?还是更短?她连她的快乐,也是膝跳反应级别的,即时性的。

她什么都不记得了,你试图追问的时候,她会说“我不记得了”,“我真的是属金鱼的,我记忆真的特别短”。

所以,杨幂比起范冰冰,更是我们时代的女明星。我们这个时代,看到了杨幂同款,就完全不经过过滤的立刻下单。这就是我们时代的膝跳反应。我们没有自我分析,我们没有诠释欲望,被挠痒痒就哈哈笑。这里已经没有饥饿了,剩下的只是馋。

 
315记者摄影家山东站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