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去世界五百强企业主管 翼装飞越喜马拉雅的女子

  来源:北京青年报黄筱菁2017-11-28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于音出发前合影于音正在整装于音穿着30斤重的翼装飞越喜马拉雅山11月3日,“85后”的长春姑娘于音背着30斤重的翼装装备从喜马拉雅两万多英尺的高空上跳下并成功着陆,这一

于音出发前合影

于音正在整装

于音穿着30斤重的翼装飞越喜马拉雅山

11月3日,“85后”的长春姑娘于音背着30斤重的翼装装备从喜马拉雅两万多英尺的高空上跳下并成功着陆,这一跳,使她成为首个在喜马拉雅进行翼装飞行的中国人。此次挑战并不容易,要克服高原缺氧、极寒等环境影响,还要面临“离机自旋”等多种技术难题。去年,于音辞去了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工作,成为一名极限运动员和一家跳伞学校的创始人,她希望自己能成为飞行运动的推广者,“让更多人体验飞翔的感觉”。

高原上空挑战翼装飞行

连续四五天每天徒步二十多公里,于音和她的团队终于爬上了喜马拉雅一座海拔近五千米的高峰。

他们不是登山爱好者,爬上高峰是为了搭乘直升机达到他们想要的高空。在高空之上,于音要穿戴着约30斤的装备从直升机上跳下,开始她在喜马拉雅的翼装飞行挑战。

11月3日上午,于音坐上了直升机。起飞时,她先是透过窗户看到了直升机带起的尘雾,随后看到了树和山,再往后看到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最后她看到了珠穆朗玛峰。

直升机一路上升,气温变得越来越低,于音的脚尖手指尖开始发冷,嘴巴变干,身体很难受。处在高原之上的万里高空,她感到了害怕。在她之前,从未有中国人在喜马拉雅之上翼装飞行,只有几名外国人在这里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飞行尝试。

到达2.3万英尺的高度后,于音开始了她的挑战。在飞行中,她看到有深灰色钩边的白色雪山,珠穆朗玛峰上飘浮着一层淡淡的旗云,这是在山脚下和爬山中无法直接看到的风景。“那时候感受到的人与自然的联系已经超越了所有的紧张,心里是很平静的”。

在高于降落点3800英尺的空中,降落伞开启,之后于音顺利地回到了地面。

缺氧环境增加挑战困难

这次飞行,使于音成为首个在喜马拉雅进行翼装飞行的中国人,但这样的标签得来并不容易。

喜马拉雅山脉处于高原地带,意味着挑战者要面临缺氧、极寒的环境及其所带来的身体高原反应。在飞行过程中,于音全程佩戴氧气装备,一旦出现故障,会因为缺氧而失去意识。而在技术上,她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离机自旋”,于音解释称,高空中如果没有足够的氧气去支持飞行人使用无动力飞行器,可能会导致身体自旋,自旋后几秒钟内人就会失去意识,严重的会导致脑死亡。此次飞行,她在离机时也出现了轻度的自旋,好在很快制止了旋转。

此外,喜马拉雅山脉的环境比较独特,平时在训练中无法模拟该环境,而在多山和缺氧状态下如何进行翼装的控制,对于音而言也是一个新的难题。困难远不止这些,由于几乎没有女性做过此类挑战,现存极少的经验都是男性的经验,男女结构不同,她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今年1月开始,于音正式投入对这次挑战的训练,包括跳伞、风洞、力量、体能等多项针对此次挑战而设计并规划的训练,仅在今年夏天就进行过200次的专项训练,“那时候每天早上五六点起,晚上可能九点多才能回家,一整天都在练习”。

于音很清楚喜马拉雅翼装飞行挑战的风险和困难,9月生日时,她曾写下了遗嘱,“如果出了事故,之后的事情要怎么处理,我都写在上面了”。

辞职专门从事飞行运动

对于喜马拉雅翼装挑战的想法,于音称,对于极限运动员来说,挑战喜马拉雅山脉是共同的梦想,“几年前我就有这个想法,但是当时技术不熟练,后来发现还没有中国人做过这件事,所以我认为达到挑战水平后,就确定了这个挑战”。

十年前,于音在美国第一次接触了跳伞,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飞行运动。去年,她辞去了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主管职位,从此把从事飞行运动作为自己的职业。现在,她是一名极限运动员,同时在美国开了一家国际跳伞学校,“希望能做飞行运动的推广者,让更多人体验展翅飞翔的感觉”。

虽然取得的成绩很多,但于音的父母对其从事这项运动并不特别支持,“但他们还是对我挺宽容和理解的”。

几年前,于音的妈妈第一次到美国看于音,于音向妈妈展示了最新的翼装服,又给妈妈看她打破纪录的视频,随后把一个新的跳伞头盔给妈妈,让她在上面写行字,“我以为妈妈会写‘一飞冲天’、‘祖国骄傲’什么的,结果她很郑重地写了四个字‘一路平安’,每次想到这一幕我都很难释怀”。

喜马拉雅翼装飞行挑战成功后,于音回到了位于长春的家中。“在家的时候爸妈还问我什么时候退役,还是担心我的”。而在家只停留两天后,于音又要离开去参加接下来在迪拜进行的跳伞比赛。( 供图/于音)

(编辑:映雪)



 
315记者摄影家山东站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